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瓶颈频现,转型之路该怎么走?

来源:货运宝数字物流 2025-03-24

在当今全球化和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以及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第三方物流所面临的发展趋势既充满机遇又极具挑战。了解并把握行业转型的关键,对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驱动的增长   电子商务已经彻底改变了购物模式,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线上购物。这使得物流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对快递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应对海量订单的处理、快速的配送要求以及复杂的退货物流流程。例如,在“双十一”等大型购物节期间,物流企业每天要处理数以亿计的包裹,对仓储、分拣和运输能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二)技术创新的融合  1. 大数据与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的物流数据,企业可以优化路线规划、预测需求、提高库存管理效率。例如,利用历史订单数据预测某个地区在特定时间段的商品需求量,从而提前调配库存和物流资源。   2. 物联网(IoT)。物联网技术使得物流设备和货物能够实现互联互通。传感器可以安装在运输车辆、仓库货架上,实时监测货物的位置、温度、湿度等信息。这有助于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质量控制,比如在冷链物流中确保药品和生鲜食品的运输条件。   3.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自动化仓库中的机器人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货物分拣和搬运。例如,亚马逊的仓库中广泛使用机器人,大大提高了仓储效率,减少了人工错误。 

  (三)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1. 对配送速度的要求。现代消费者期望更快的配送速度,当日达、次日达服务成为竞争的焦点。这促使物流企业不断优化配送网络,增加配送频次。   2. 个性化服务。消费者希望有更多的配送选择,如定时配送、指定地点配送等。物流企业需要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服务来满足这些需求。 

  

二、第三方物流的困境剖析     

       

 (一)市场竞争激烈,毛利下滑 近年来,第三方物流行业的热度持续攀升,吸引了众多企业纷纷入局。这使得市场上的物流服务供给迅速过剩,同质化竞争现象极为严重。  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资源,企业之间不得不展开激烈的价格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许多企业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承接业务,导致整个行业的毛利不断下滑。

 (二)业务管理难题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涉及多个环节和众多主体,上承生产企业,下连专线、司机等。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户量日益增多,物流环节愈发复杂,每日处理的订单数额也变得十分巨大。  然而,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却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在订单处理方面,由于人工操作和信息传递不及时,常常出现订单延误、错发漏发等问题;在客户服务方面,无法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投诉,导致客户满意度急剧下降。

 (三)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流不畅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然而,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却相对落后,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传输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例如,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生产企业无法实时获取货物的位置和状态信息,只能通过电话或邮件等方式与物流企业沟通,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信息误差;下游承运方在接到运输任务后,也不能及时将车辆调配、运输进度等信息反馈给物流企业,导致物流渠道时常出现堵塞,严重影响了物流运输效率。

 (四)运营把控不足 为了降低成本,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选择整合社会闲散运力,通过分包的方式进行运输业务。这种运营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也带来了诸多管理难题。  由于涉及多个主体,如不同的专线公司、个体司机等,统一管理变得异常困难。在运输过程中,常常出现车辆调度不合理、货物装卸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货物的准时送达和运输质量。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数据对下游承运方的运力进行考核,导致一些运力不足、服务质量差的承运方长期合作,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五)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依靠简单的转包来获取利润,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较低。这种低门槛的业务模式使得企业之间的可替代性很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行业转型的关键因素   


 (一)数字化转型   1. 建立数字化平台。第三方物流企业需要建立一个集成的数字化平台,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各个环节整合在一起。这个平台要能够与客户的电商系统、供应商的库存系统等实现无缝对接。例如,菜鸟网络通过建立数字化物流平台,连接了众多电商商家和物流服务提供商,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   2. 数据驱动的决策。企业要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根据数据来制定战略、优化运营。从宏观层面的市场趋势分析到微观层面的每个订单的成本效益分析,都要以数据为依据。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哪些配送路线成本过高,哪些仓库的库存周转率较低,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二)服务质量提升   1. 优化配送网络。建立多级配送中心,合理布局仓库位置,提高配送效率。同时,要加强与本地配送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尤其是在最后一公里配送环节。例如,顺丰通过在城市中广泛布局前置仓和合作点,提高了配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客户体验管理。建立客户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和建议。为客户提供实时的物流跟踪信息,让客户能够随时了解货物的状态。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让客户轻松查询订单进度。 

  (三)人才与组织变革   1. 吸引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物流行业的转型需要既懂物流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定制化的人才培养项目,同时通过内部培训提升员工的技能。例如,一些物流企业与物流管理专业的高校联合设立实习基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2. 组织架构调整。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跨部门团队。在面对新的物流项目时,能够迅速整合资源,包括仓储、运输、技术等部门的人员,提高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 

  (四)绿色物流发展   1. 采用环保运输工具。增加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在配送车队中的比例。对于长途运输,可以考虑使用更节能的新型运输工具。例如,一些城市的快递企业已经开始使用电动三轮车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减少了尾气污染。   2. 优化包装和物流流程。推广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在物流流程设计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转和装卸,降低能源消耗。例如,采用单元化装载技术,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同时减少包装废弃物。 

  

四、 转型过程中的挑战与应对       

(一)成本控制挑战   数字化转型、设备升级和人才培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物流企业要通过优化运营流程、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例如,通过共享仓储空间、整合运输资源等方式,实现规模经济。同时,可以寻求政府的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支持绿色物流和技术创新项目。 

  (二)技术实施与集成挑战   不同的技术系统需要有效的集成,同时要确保员工能够熟练使用新的技术工具。企业要加强技术培训和系统维护能力,选择合适的技术合作伙伴,确保技术的顺利实施和持续优化。 

  (三)市场竞争与合作平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物流企业既要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又要善于与同行、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战略联盟、合资等方式,共享资源、拓展市场。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与电商平台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的物流服务模式。 

 面对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趋势,行业转型的关键是多方面的。数字化转型是基础,服务质量提升是核心,人才与组织变革是保障,绿色物流发展是趋势。尽管在转型过程中会遇到诸多挑战,但只有积极应对,把握这些关键因素,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持。同时,政府、行业协会等也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制定政策、搭建平台等方式,促进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健康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