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两会 | 自动驾驶量产、国家冷链骨干基地、知识产权保护...这些冷链热点值得关注...

来源:中冷联盟行业研究部整理 2025-03-10

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

推动AI技术赋能养猪产业 争当民营企业“三好学生”

“生猪养殖产业如果还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就很难走得更长远,所以一定要用智能科技赋能,让传统产业升级成为现代产业,更要成为未来产业。”谈及AI与养猪业的关系,秦英林提出,养猪业融入AI并非一时的跟风之举,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来源:上海证券报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秀芬

关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

将目光聚焦于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她认为,应有力有序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实现数据要素在农业产业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让新质生产力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美妙乐章。一直以来,黄秀芬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破解边远地区物流瓶颈。“粤北地区地处粤赣湘交界,经由‘八高三铁两航’为主骨架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向南直抵湾区‘一小时经济圈’,向北融通内地大市场。”黄秀芬认为,在此物流高地上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具有独特地缘优势,因此她建议,构建协作机制,支持韶关物流行业发展。同时,争取国家发改委与交通运输部共同布局国家物流枢纽落户韶关,建设粤赣湘(韶关)物流快递高地。

来源:南方新闻网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周曙光

建议推动“智能低空天网天路”建设

建议推动“智能低空天网天路”建设,将其作为国家战略新型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和“两重”项目,并在超长期特别国债中予以重点支持。

 

他解释,“智能低空天路”是智能低空天网在高速路网的重要应用场景,应依托现有高速路网系统和移动通信网络,协调空管部门开放高速公路及沿线空域,在服务区、收费站生活区布局低空飞行服务站,将地面高速路网建设成空地一体的立体交通网。

来源:上游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宝信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卫

建议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和农产品供应链

李建卫认为,冷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民生工程。建议加快偏远地区现代化冷链仓储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运输,打造绿色冷链网络。同时,推广“生产基地+冷链配送+生鲜销售终端”的产运销一体化模式,建立高效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站式配送,降低物流成本,确保农产品新鲜度。他坚信,通过不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和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将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将稳步增长,乡村振兴的目标将逐步实现。

来源:邢台日报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

高铁物流赋能全国统一大市场

梁留科代表认为,发展高铁物流,急需加快适货化改造,推进多式联运标准化建设,这既是落实“交通强国”战略、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十五五”规划构建“高效、绿色、智能”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任务。

来源:人民网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

推动农业产业链升级 打造“兴村共富链”

为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徐冠巨建议,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加工、综合利用加工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农产品产后损失;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向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集聚,打造县域产业集群,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

建议以工业大模型为关键变量赋能新型工业化

当前,人工智能在工业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实践中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数据质量与语料库构建的双重瓶颈;二是场景适配与模型可靠性的双重挑战;三是转型切点和话语体系的双方错位。因此,周云杰围绕以工业大模型为关键变量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夯实发展底座,发布国家级工业场景图谱、语料库和数据集。二是支持龙头企业,示范工业大模型应用价值。三是扶持平台企业,促进工业大模型服务中小企业。

来源:人民网 

 

全国人大代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

建议开展停车场无人驾驶试运营

何小鹏建议,在整车硬软件条件具备,并且云端可安全监管的情况下,允许开展停车场无人驾驶低速泊车和低速取车的能力评估和试运营。参照汽车远程升级(OTA)备案管理模式,在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经工信部审批备案后,导入或推送无人驾驶泊车功能,从而提升消费者“最后100米”的出行体验。

来源:财联社

 

建议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创办人兼董事长兼CEO雷军

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测试验证,推动设立自动驾驶专属保险,加快出台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鼓励车企开放智能生态;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拓展号牌智能化功能。

来源:封面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龙里县分公司投递员莫富元

打造现代冷链物流主力军

要依托邮政“全程全网”的独特优势,构建“干线冷链大动脉+末端微循环”的全域服务体系,为保障民生供给锻造冷链物流主力军。

建议财政部门给予邮政冷链物流体系财政和税收政策支持,采用“以奖代补”形式支持邮政冷链项目建设。同时,协调相关部委对邮政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项目实施税收减免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参与冷链建设的积极性。

来源:天眼新闻

 

建设全国供应链组织中心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顺丰速运分部经理汪勇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顺丰速运分部经理汪勇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支持武汉市打造全国供应链组织中心的建议》,恳请国家相关部门支持武汉市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指导武汉市对标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支持武汉市重点产业供应链平台提质增效,并在中部地区推广。

来源:中国经营报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敏

赋能智慧冷链绿色发展 加强“小巨人”知识产权保护

李敏代表说:我强烈建议,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税收减免力度,并鼓励企业主导承担国家工程中心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如制冷行业中加速新型制冷剂研发及应用研究,以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

同时,对于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必须加大处罚力度,提高侵权成本,以法律手段保护创新成果,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来源:看点时报

 

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秦凤玉

建议将亳州纳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亳州是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重要节点,货物流通空间格局比较好。”秦凤玉表示,亳州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加工供应大市,符合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选址的核心要求,此外,亳州冷链物流产业基础较好,目前,正在搭建完善的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

来源:央广网

 

全国人大代表、湘佳股份董事长喻自文

规范市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

喻自文建议国家行政职能部门完善市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管控法律法规,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市场流通环节抽检食品不合格,不属于农业生产企业的责任情形,不应要求生产企业自证清白。国家行政职能部门还可以更进一步规范食品抽样流程和食品复检流程,给予标示生产企业对抽检样品的确认权。

来源:证券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刘永好

民营企业不躺平,要迎接新格局

发言主要围绕农业企业,第一作为民营企业不躺平,要有所作为,迎接新的格局;第二关于农业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比如切菜机器人、无针注射以及冷链物流大发展都是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我们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把时间、空间、温度、气体等数十个要素全都在线化,通过人工智能调配极大提升效率和能力,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我们可能会继续在这些方面发力。未来我们要树信心、强科技,推动农业产品转型升级,争取做得更好。”

来源:时代周报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

建设国家级“菜篮子” 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唐俊杰委员建议,要组建国家级“菜篮子”,加强新时期“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引导力度,推进数智化转型,强化以数智化建设为核心的第三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搭建全国农产品流通大数据平台,以农产品批发市场数智化转型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提升农产品流通结构性效率,更好推动食品安全、民生保供、应急能力建设,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劳动午报

 

建议对餐厅使用预制菜明确标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

建议对餐厅使用预制菜进行明确标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他指出,预制菜作为食品工业发展的产物,总体而言是产业进步的体现,在规范加工条件下,其食品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对于消费者来说,应享有充分知情权——餐饮经营者有义务在菜单中明确标注预制菜品与现制菜肴的区分。建议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将预制菜标识管理纳入常态化监管体系,通过制度规范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正当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

大食物观实际来讲就是食物的来源要多元化。从最早大粮食观到大食物观,再到食物资源的多样化,说明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对食物的要求也在提高。孙宝国表示,未来食物的来源除了通过传统的土地来获取,现在有很多新的获取方式。比如,设施农业、林业、海洋、草原食物等。未来食品原料来源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生物工程技术。通过细胞培育可以获得细胞培育肉,比如大家所说的人造肉、人造奶等;还有通过发酵获得功能性油脂等,这些未来都会是成为人们食物的重要来源。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国政协委员、来伊份总裁郁瑞芬

贯通城乡供应链 激活农业新质生产力

推动城乡供应链一体化,是促进城乡资源高效配置、缩小发展差距的关键。为此,她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方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物流网络,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构建城乡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供需信息高效对接,鼓励农业产业化、物流、电商企业参与城乡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此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农村物流枢纽建设、冷链技术升级及数字化改造。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加强乡村供应链相关人才培养,鼓励城市人才下乡创业。

来源: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