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基于消费者健康需求的食材流通体系建设思路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2024年第6期 2024-08-13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公众对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食材流通体系作为保障食品安全、满足营养需求的关键环节,其建设不仅要关注流通效率和经济效益,更要重视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绿色的食材流通体系,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二、我国消费者健康需求分析




(一) 公民健康意识的增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越来越显著。这种趋势反映在人们在食材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那些被认为具有健康属性的食品,如富含抗氧化剂、低糖、低脂肪或富含必需营养素的食品。这种消费行为的转变不仅推动了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也促进食材流通体系向更加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同时,这也对食品行业的创新和产品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企业在保持食品美味的同时,更加关注其内在的健康价值。

(二) 营养需求多样化

当今社会,消费者对营养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个体对营养的摄入需求各不相同,这要求食材流通体系必须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例如,儿童和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多的钙和维生素D支持骨骼健康,而年轻人可能更关注能量摄入和蛋白质的补充。此外,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或心脏病患者,需要特别定制的饮食计划控制病情。

食材流通体系通过快捷的运输网络扩大了特定食材的销售范围,给消费者提供广泛的选择,包括有机产品、无麸质食品和低钠等多种选择,可以更好地满足这些多样化的营养需求,从而促进公共健康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安全需求升级

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并且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消费者对食材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信息,我国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 99% 的国土空间。这体现了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严格监管和标准制定。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已经做出的努力。但同时,随着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消费者对食材的安全性要求日益严格。这要求食材流通体系必须从源头到餐桌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包括对原材料的严格筛选、生产过程的透明监控以及产品的安全检测,确保消费者能够放心享用每一餐。同时,流通体系还需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三、我国食材流通体系现状分析




(一)供应链复杂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食材消费市场,食材的产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在全球食材贸易放缓的大背景下,2023年我国食材消费市场达到了9.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1%,需求持续稳步增长。我国食材流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了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到销售等多个环节。这一供应链条不仅长,而且涉及众多参与者和环节,包括农民、加工企业、分销商、零售商等。经营者多元化的供给与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造就了供应链的复杂性,从而提出诸多挑战。

(二)信息不对称

在食材流通领域,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消费者往往难以获取食材的详细信息,包括其来源、生产方式、加工过程以及营养价值等。这种信息的不透明性不仅影响了消费者作出健康饮食选择的能力,也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风险。消费者对于食材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日益增长的关注,他们希望能够了解食材的全生命周期,从而作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食材流通的透明度,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健康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这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供应链管理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区块链溯源等,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可追溯性。

(三)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尽管食品安全标准日益严格,但仍有部分食材存在安全风险,这提示我们监管体系仍需进一步加强。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信息,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坚持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指导,实施了包括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题责任分担机制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标准。通过这些措施,市场监管总局查办案件54.7万件,移送公安机关5216件,核查处置了23.7万件违法违规问题,对1130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定期开展督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115万个。

此外,为了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市场监管总局还推动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制定并发布食品补充检验和快速检测方法标准19项,截至2024年3月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达到1563项。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和针对性,确保食品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然而,食品安全风险的防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监管措施,以应对不断变化的食品市场和潜在风险。





四、食材流通体系建设思路




(一)优化供应链管理

构建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于食材流通至关重要。通过优化物流路径、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可以显著缩短食材从生产地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时间。这不仅能够降低运输和储存成本,还能有效减少食材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保持其新鲜度。同时,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和溯源体系,确保食材在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标准,增强消费者对食材安全性的信心。此外,供应链的透明度提升也有助于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材的需求,促进整个食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信息追溯体系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建立食材信息追溯系统,是确保食品安全和提升消费者信心的重要手段。通过扫描产品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轻松获取食材的来源、种植养殖、加工、包装、检测、运输等信息。这不仅增强了食品的透明度,也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实时监控的可能,确保产品在出现问题时能迅速被定位并采取行动。此外,食材追溯系统的建立还有助于企业提升品牌信誉,促进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推动整个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加强食材生产、加工和流通各环节的监管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措施。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包括对原料采购的严格筛选、生产过程的透明监控等。此外,建立健全的溯源机制,使消费者能够追溯食材的每一个环节,从而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透明的监管流程和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不仅保障了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也增强了消费者对食品品牌的信任度。

(四) 发展绿色物流

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对于减少对环境的损耗和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物流网络设计、采用环保包装材料、提升运输工具的能源效率,以及实施冷链物流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食材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同时,绿色物流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废弃物的产生。这些不仅有助于保障食材的新鲜度和安全性,也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促进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为食材供应链的各环节提供环保和健康的保障,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信心。





五、创新模式探索




(一)社区支持农业(CSA)

发展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直接参与食材生产的平台,而且极大地增强了食材来源的透明度和消费者的信任度。通过这种模式,消费者可以与生产者建立紧密联系,了解食材的种植、养殖和收获过程。同时,CSA 模式鼓励可持续的农业实践,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平衡和环境。这种模式还有助于缩短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使消费者能够以更合理的价格获得更高质量的食材,从而倡导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二)垂直农业和城市农业

垂直农业和城市农业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它们通过城市环境空间的集约化,实现了食材的本地化生产。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食材的生产效率,还缩短了从田间到餐桌的距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食材的新鲜和营养价值。同时,它还降低了物流成本和碳排放,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能够享受更健康、更环保的食品,而农业生产者则能够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三) 个性化营养服务系统

个性化营养服务系统是现代食品行业的一大创新,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的健康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等,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这种服务系统能够根据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推荐合适的食材和食谱,保障消费者的营养均衡,让他们吃得健康。例如,对于糖尿病患者,系统可以推荐低糖或无糖的食材和食谱;对于健身爱好者,系统则可以推荐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方案。通过这种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饮食质量,也增强了他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六、结语




食材流通体系的建设应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材的追求为出发点。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推动绿色物流实践落地,确保食材在流通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食材供应链的安全和环保,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