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园区六大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来源:冷链生鲜预制菜最前线 2023-05-22随着大量新建冷库的出现,冷链物流园区成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生事物。近年来,在鲜活农产品流通节点区域,逐渐形成了一批功能各异的冷链物流园区。随着国内冷链物流市场的快速扩张,生鲜电商、连锁餐饮、新零售、跨境电商等新型终端渠道快速发展,促使生鲜农产品流通节点逐渐从交易聚集地向物流聚集地转变。在消费升级和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模式日益多元化。它不再仅仅作为专业的物流功能或单一的冷藏形式存在于物流园区中,冷链物流园区逐渐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一
冷链物流园区的六种类型
1.原产地型冷链物流园区
一类冷链物流园区主要是针对整个鲜活农产品流通链条中最复杂、最薄弱、发展空间最大的“最前一公里”环节。主要满足鲜活农产品检验、分拣、分级、初加工、包装、预冷、保鲜、配送、配送等功能,专门服务于鲜活农产品标准化的冷链物流园区。
2.加工冷链物流园区
大型加工车间和具有仓储功能的冷库通常建在加工冷链物流园区内,园区内设有R&D、检测和生活服务区。它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园区,这种类型的园区对污水排放、环保、水电消耗的要求更高。加工冷链物流园主要提供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中央厨房等服务功能。
3.交易型冷链物流园区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交易环节去中介化的进程。交易型冷链物流园区以农产品批发交易为核心服务功能,形成冷链物流与市场交易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服务模式。这种类型的园区是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深刻变革的体现。传统的现金交易、地摊交易正在被网上支付、无店铺兑换所取代,使农产品流通的小批量、长链条、多环节、盈利性交易透明化。未来冷链物流园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将相互融合。
4.枢纽型冷链物流园区
枢纽型冷链物流园区多位于大型农产品产地或销区。这类园区以多式联运为纽带,以区域中转、仓储、运输为主要功能,承担区域内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或销区区域配送的重要任务。
5.面向港口的冷链物流园区
临港冷链物流园区多以综合功能园区或商务集群的形式呈现,港口贸易、进出口报关、保税是这类园区的主要功能。近年来,随着进口食品贸易的快速增长,围绕进出口需求,逐步形成了食品进口申报、检验、保税、仓储、转运、跨境贸易等特色综合服务。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完善、物流组织的多样性、结算方式的灵活性,港口就近的意义不再是面向大海、面向机场的实体港口的概念。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内陆港口同样具有港口邻近功能。
6.区域配送冷链物流园区
区域性冷链物流园区大多靠近大型销售城市。除了区域仓储配送功能外,主要承担城市配送功能,以多温区、多品类、多频次、共同仓储、共同配送为特点,实现区域配送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优势。
二
冷链物流园区发展的矛盾
经过一段时间的后续建设,一些冷链物流园区在实际运营中出现各种问题,投资回收前景渺茫。比如脱胎于农业审批市场的园区,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比如认为冷链等同于冷库的园区陷入了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等等。
目前,冷链仍然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新投资领域。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每年都会出台一些支持冷链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意见。大量投资资金看好冷链领域,很多大型国企、央企、房地产企业转战冷链市场。
但是冷链物流园区建设的难度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一是土地资源逐年紧缺,尤其是靠近城市消费区的优质物流用地。越是大城市需要物流设施(如北上广),土地越是稀缺,物流中心逐年外迁;二是冷链基础设施投入重,同面积,低温是常温的三倍左右;第三,冷链建设的形式与商业类型密切相关。大楼一旦定型,以后要经营的业态类型很难改变,冷链经营风险大;第四,冷链建筑的建设和运营专业性很强,需要时间积累;第五,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越来越严格,相关的冷链物流建设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顺应发展趋势,攻坚克难,建设一个运营良好,有预期利润,有发展,能满足不同客户和社会居民需求的冷链物流园区?这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
冷链物流园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农产品产销两端建设
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冷链物流园区处于关键的节点位置,但目前大多靠近销地,而在农产品产地的冷藏保鲜设施明显总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均,商品化处理能力较弱,与骨干冷链物流网络缺乏有效衔接。《“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尤其要加快补齐“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短板,优化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建立产地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等,其中包括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广“移动冷库+集配中心(物流园区)”等新模式,提高产地冷链设施利用效率和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在城市,建设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集成整合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密切与存量冷链设施业务联系,引导存量冷链设施资源集中,优化城市冷链设施布局。
类型与功能更加多样
随着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新零售模式的兴起,要求农产品流通运作需更精细化,配套的物流硬件设施也要求定制化设计,从而使冷链物流园区的类型和功能更加多样,如随着冷链宅配的兴起,对订单拣选效率、配送时效及加工、打包等要求更高,冷链物流园区在冷库布局、出入库模式等方面都需要创新与丰富。同时,冷链物流园区的功能将不仅仅停留在冷库储存、运输等单一服务,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同一园区的社会需求,如集存储、加工、配送、测试、展示、交易、多式联运等功能于一身。
由园区向平台化发展
冷链物流园区内往往聚合了众多企业,如食材、餐饮、加工、冷链配送等等,通过园区搭建的平台可以使处于供应链上的不同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提高区域内所有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因此,冷链物流园区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打造专业的物流网络平台,使企业之间、园区之间实现互联互通,不仅可以使园区运营更加高效,也可帮着帮助园区充分发挥物流交易、电子结算、仓单质押、融资担保等服务功能,为用户企业提供综合配套服务。此外,园区也将发挥更大社会功能,如为政府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集中监管提供便利条件,对促进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功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智能化与数字化提升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技术快速推广,冷链物流各领域、各环节都在加快设施装备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步伐。可以预见,冷链智能技术、装备与系统必将在冷链物流园区中得到普及应用。
正如当前的政策环境,未来将推进冷链设施数字化改造,推动冷链货物、场站设施、载运装备等要素数据化、信息化、可视化,实现对到货检验、入库、出库、调拨、移库移位、库存盘点等各作业环节数据自动化采集与传输。同时,推动冷链基础设施智慧化升级,如围绕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等建设,加快停车、调度、装卸、保鲜催熟、质量管控等设施设备智慧化改造升级。同时,鼓励企业加快传统冷库等设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推广自动立体货架、智能分拣、物流机器人、温度监控等设备应用,打造自动化无人冷链仓。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在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冷链物流园区的能耗与绿色环保问题成为必须考量的因素。注重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更加注重设施设备效能提升,更加注重发展制度环境保障。对于在用冷库及低温加工装备设施开展节能改造的将成为必然,老旧高能耗冷库和制冷设施设备逐步淘汰,新建冷库等设施也将要严格执行国家节能标准要求,绿色低碳高效制冷剂和保温耗材将得到鼓励与支持。此外,在屋顶安装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以及园区绿化、雨水回收等方面也将成为未来冷链物流园区的常规标配。
四
冷链物流园区将呈现以下特点:
多功能集成
质量保证和时效提升是当前社会对冷链物流行业的刚性要求。现代冷链物流园区不能只有冷藏、冷链运输等单一服务。,但聚集在同一个园区的多功能冷链运营更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将仓储、加工、配送、检验、展示、交易、多式联运等功能高效集合在同一个园区内,已经成为下一步冷链物流园区发展的一个趋势。
产业集群
园区内有很多不同功能的冷链企业。依托地理和区域经济优势,运输、仓储、货物进出口、物流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及相关设备制造等高效集群化,形成物流资源高度密集、管理和运营极其专业的物流产业链,从而整体提升区域内所有企业的运营效率。
平台网络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专业物流网络平台,可以实现园区之间的互联互通,帮助园区企业摆脱“点运营”和“信息孤岛”的困境;同时,以网络为支撑的冷链物流园区可以充分发挥物流交易、电子结算、仓单质押、融资担保等服务功能。园区管理也从单一的房东角色转变为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园区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金融、信息、数据、供应链等一体化配套服务。
食品安全监管便利化
冷链物流园区的发展为政府监管部门集中监管食品安全提供了便利条件,对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功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有效实现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溯、责任可守、安全可靠、集中监管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