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超市生鲜供应链升级和数字化运营转型

来源:零售动力 2023-04-21

传统超市主打两种类型的商品服务,生鲜与非生鲜类。而生鲜是刚需,有着高频次消费的场景。有数据显示,在一周时间里,有44%的消费者会到超市购买2-3次水果,37%的消费者会购买2-3次蔬菜,36%的消费者会购买2-3次肉禽蛋。谁掌握了生鲜,谁就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带动超市整体的活力。


连锁超市与便利店一方面在逐步替代农贸市场成为生鲜零售渠道的主导,一方面也在生鲜电商的影响下开始了对新零售业态的探索。然而,各类下游生鲜零售渠道缺乏全方面的冷链物流能力和供应链生态,而传统的生鲜供应链企业也不具备C 端的服务能力,故大多商超以原有的线下门店及到家配送服务的形式构建新零售方案,导致履约成本偏高。供应链能力成为新零售发展的瓶颈。传统业态的底层供应链升级与数字化运营转型相辅相成。


社区生鲜经营的本质是供应链


而社区生鲜经营的本质是供应链,这其中包括从产地采购、中间物流、门店分配,最终送达消费者履约的一整套完整的过程。与整个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难度比较来说,终端门店的数字化和快速复制往往是较为简单的一步。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两三年中,社区团购类型的互联网零售企业可以做到快速复制,短时间内大量布点,给人以一种“高维打低维”的印象。


但是门店和网点再多,如果没有完善的供应链支持,同样会出现货品分配不均,SKU数量过少,货品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


而对于只具备销售网点的互联网社区团购来说,他们需要拓展的则不仅仅是更多的社区门店和团购微信群,更加困难的是解决货从哪里来,物流如何解决,以及货品如何在全国进行分配的问题。事实上,相比较于大型商超企业而言,社区团购型互联网公司对于供应链的把控程度还远远不够,因此社区团购往往只能通过“游击战”的方式零散的为消费者提供有限的产品。因此,社区团购与大型商超表面上是一场“高维打低维”的战争,事实上这是一场“前端挑战后端”的尝试。


事实上,前端消费模式的改变对于商超企业来说是简单的。在稳定庞大的供应链依托下,消费者如果倾向于到店,那么商超企业只需要优化门店服务,提高数字化销售能力;消费者如果倾向于到家,商超企业便可以通过APP,微信小程序,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平台完善到家服务。消费者如果倾向于社区团购,传统商超企业同样可以对门店附近社区进行布点,通过卫星仓的形式覆盖到消费者。其改造难度要远远低于对于供应链的拓展。这对于仅有社区团购这一种销售形式且供应链无法完全掌控的互联网社区团购企业而言显然是更加困难的。


生鲜供应链行业的新发展


国内生鲜供应链体系还是以农贸市场为中心的传统供应链体系为主,目前能达到以超市为中心的供应链模式的地市和企业较少,以永辉超市、家家悦等为代表;此外开放平台式的生鲜供应链体系正在形成,以永辉彩食鲜、美菜、宋小菜、善之农为代表的第三方供应链体系,以控货不控店的方式整合上游种植养殖基地,收集小B端订单,实现规模集采集运等。


对比来看,封闭式的现代化体系超市效率更高,开放式的生鲜供应链体系次之,但整体高于传统的生鲜采购模式;国内以永辉超市、家家悦等为代表的生产供应链企业形成全产业链衔接的平台,以中后端的强管理形成前端的高粘性;相较于传统的模式来说,生鲜农产品比较优质和安全,产品价格相对较高。


随着交易渠道越来越细分,超市对精细化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提高自身能力,比如商品配置、供应链、服务能力。同时要真正实现精细化需要把数字化做好,比如如何让店里不缺货,要货准确,自动补货,同时在店长管理方面,帮店长做标准化报表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以超市为中心的供应链模式,还是新兴电商的兴起,都是在围绕生鲜行业的痛点进行新的探索,目前新兴模式下虽然大部分业务痛点在逐渐得以破解,流通下半段改造基本成型;但生鲜电商在运营、盈利方面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流通上半段攻坚在供应链,从源头直采到供应链节点数字化改造,再到高效流通下的品质生鲜运营服务,这个过程是实体超市生存的核心与基础。


那么,生鲜食品市场是如何运用数字化运转解决供应链行业问题,加高自身壁垒的?如何提升流转效率,更安全、高效率的为客户提供服务?有三个关键词很重要:效率,食安,信赖。


01

数字化运营提高效率


当前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已经成为长期趋势,标准化数据采集和应用以及智慧化的服务才是生鲜企业的未来,数字化运营也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生鲜企业利用数字化工具对全履约流程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标准化、简单化、系统化。


在这一过程里,会涉及到商品协同、存货协同、报价体系、工厂一键调拨等一系列的数字化工具,当这些不同模块的系统相互协同、配合,使履约时效性和准确性得到大大提升。


在采购环节,通过对需求端的大数据分析和升级,推动合作基地实施订单化种植,并推动基地实施GAP认证,全方位布局农产品“产供销”数字化。


在生产环节,运用现代化的清洗、切割、包装等设备,实现生鲜中央工厂的集约化仓储加工。


在配送端,通过TMS运输系统对配送车辆的运行轨迹进行监控,有力推动冷链物流团队的效率提高,并共同推动数字化供应链的运转效率和准确率不断提升。


大数据供应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改造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实现农产品采购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派送、监督检验、销售终端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02

科技赋能食品安全


在供应链的建设中,只有走向源头,才能把控质量。这些对于食品安全的意义很大。食品安全是企业的高压线。


供应链平台自建的食安检测中心,实行24小时批批检测,并通过三方权威机构全程监管,确保检测结果的客观,可开展农残、兽残、理化、微生物、重金属等78个检测项目,覆盖65大类产品。


在生鲜供应链配套的餐饮SAAS系统中建立一套完整的食安追溯体系,从商品检测报告,早期进出口商品检测报告,包括员工的核酸检测,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从收货、库存、领料生产、成品到发运,所有环节均有详细的建档记录,全国各地每日上传检测数据,实现客户端产品追溯。利用二维码技术将验证信息与商品进行匹配,为每个客户、每笔订单、每个商品提供直观、专业、可信赖的检测结果和追溯报告。


03

履约能力、食材解决方案是基础


不论是中央工厂的农产品数字化运营模式,还是食品安全的“智慧监管”模式以及透明的食材供应链,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个消费者都吃上放心菜。这种信赖一是源于食品安全的信赖,二是源于履约能力和效率的信赖。

这一点主要也是通过对供应链体系的数字化的运用,在为客户提供的食材供应服务中,包括疫情、灾情等突发状况面前,能够做到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应急保障工作需求,坚持每日供货、配送主副食品,价格稳定,确保商品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生鲜数字化管理三步走


某生鲜电商平台副总裁说,生鲜电商并不是对线下生鲜业务的简单改造,而是全方位的重构。生鲜业务的链条非常长,从挑选供应商、采购、检验、补货、物流、仓储,到订单配送等,都包含在内。


第一步,数字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做好业务的梳理,把业务动作标准化。例如供应商管理系统负责采购,物流和仓储系统在各地运作着货物的运输和存储,订单管理系统与直接面对的消费者界面时时更新。当然,能够保障这些数字化运营系统不间断、高效运行的稳定IT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团队是基础中的基础。


第二步,是挖掘数据的价值。让算法来优化业务表现,降低加工损耗、精细仓储补货、向用户做个性化推荐,提高订单分拣配送的效率。每日优鲜可以基于用户行为偏好和消费数据,精准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他举例说,生鲜业务的很多产品是短期保存商品,对冷链物流的要求也很高。以一颗西瓜为例来看数字化的“卖瓜”效果。首先,每日优鲜直营商品会从西瓜的生产地溯源,预测产量,进而根据这些数据,在部署仓储物流时调配对应的资源,最后在销售端向客户个性化推荐。这中间每个环节形成的反馈和互动,西瓜的采购上架、运货补货的过程,达到智能化。在这个过程中,数据和算法会持续地迭代和积累,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这其中,数据和算法在决策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第三步,是实现少人化,解放更多的“卖瓜力”。他表示,目前整个生鲜零售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就现在的信息技术水平而言,无法实现绝对的无人化,但会先从少人化开始。每日优鲜目前的发展趋势,就是逐步引入更多的数字化管理工具与自动化设备,尽可能地让新鲜零售的作业中缩减人手,提高运营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每日优鲜必然会在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中持续投入,以实现算法和模型的优化,在获取更精准洞察的基础上,提升业务运营的效率与表现。


商品数字化管理


通过对已有商品的消费数据进行管理,基于服务商对全网的监控能力,从价格、评论抓取大数据,实现管理商品、管理用户、管理供应链。


01

数字化陈列


对于畅销品:增加排面量,优化进货包装充分利用排面。


对于慢销品:减小排面量,减小最小订货量。


商圈偏好:会员购物偏好、门店销售数据、用户人群画像、潜客偏好分析。


比如通过品类优化,物美联想桥店升级后面积由原来12000平米缩小为3500平米,线下品项数量由17000降低为9500品,而销售增长17%,利润增长70%。


02

数字化门店库存管理系统需要实现的需求路径


收货满足直送、在库、直通业务场景,并按车、按单、按课组收货,并根据作业异常纠正。


复核:仓配业务按店、按课组复核收货结果,门店发起复核差异申偿流程及仓库审批流程,基于审批结果自动化处理差异。


退货:退返仓场景与按单,按容器模式作业,作业发现异常申请纠正流程。


领用:支持行政领用、促销领用、耗材领用业务,同时按部门领用,系统须及时记录领用费用。


调拨:门店间调拨业务,加价调拨等。


鲜度:包括生鲜鲜度查询、收货录入与商品鲜度状态查询。


盘点:全店盘点、课组盘点,总部、门店、自动化设盘模式。


报表:系统提供个门店运营报表,并实时查询、导出等。





03

连锁超市前置仓系统业务模型


前置仓系统按职能可划分为:总部IT——门店IT——门店后仓经理、后仓员工、理货员——总部运营、门店店长、门店仓储经理。其流程可以划分为系统配置——主数据——日常任务——报表。通过各个职能部门完成各个流程节点上的任务工作与能力体现。


前置仓系统拣储一体化


系统架构:顾客APP、DFC、周转前置仓、商品系统、拣货APP


系统流程:顾客通过下单,门店会根据商品后仓标记拆单,与此同时门店前置仓系统检查仓内库存状态(有货/无货)有货打上后仓标记、无货去掉后仓标记。并直接执行拣货。


04

连锁超市自动补货系统流程


全渠道商品数据的打通,有利于库存预测系统对商品的零售需求预测,需求预测生成需求报表并提供自动补货决策(预决策),此时补货员通过核查核实订单并对订单作出相应调整。订单完成后形成“订单聚合与电子数据交换”。


数据传输至供应商平台,供应商通过确认、修改、调整订单,提供商品供给,此时数据再传输至补货员实现订单确认。补货员对订单确认后系统对承运商进行“DC时间预约”。售货员收货后订单完成。


由此流程可实现以下补货功能:


常规补货:常规商品通过DMS基础陈列以及目标库存进行自动补货。


永续补货:短保质期商品持续按固定补货量补货预测补货:促销档期商品在促销期内根据销量预测进行动态补货。


促销计划补货:根据促销档期销售计划,计划量的一部分到店铺,剩余量在DC和供应商处提前蓄水。


05

物流管理(WMS系统)


物流管理系统需要实现的几个特性:


1、灵活配置、多货主、多仓库协同;

2、多采购模式、物流模式;

3、移动即物流、移动即管理

4、DFC-订单履约中心5、全渠道库房,提升补货效率。


针对WMS系统具备的外向业务、内向业务、物流结算业务(发票校验、承运商付款等)建立采销平台:


1、DFC对内构建(渠道订单入口、订单未达跟踪、订单分配处理、订单分析报表等),通过对执行系统-仓库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实现主数据管理(商品主数据、货位主数据、员工主数据)、入库管理(收货验收、上架执行)、在库管理(调拨管理、盘点管理、库位规划)、出库管理(波次管理、下架策略、拣配管理),全程移动作业,实行动线策略减少内耗,同时报表分析,不断优化。


2、对外构建供应商管理、采购跟踪、预约管理、结算管理平台。实现主数据管理(车辆信息、司机信息);运输计划(运输需求、运输执行);运输费用(运价管理、费用核算等),实现移动作业、线路满载通过报表分析优化效率。


结语


生鲜行业本身是一个低毛利行业,对供应链体系要求较高,产业对接难度大,效率低。相对于家电、服装、化妆品等电商渠道相对成熟的行业,生鲜产品的保鲜、储藏与运输具有明显的非标准化,因此生鲜从生产到消费成本高、损耗高、加价高,一直以来都是相关企业运营的最大难点。对于生鲜产业来说,只有深耕供应链才能使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超市竞争能否获胜,关键在于核心能力,能否为顾客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其核心能力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具有多样化的市场潜能,第二能够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第三具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据此,供应链的数字化变革,最容易满足构建以上三个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