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15分钟掌握冷链物流建设及电商销售的成本构成!
来源:老罗谈冷链
2021-08-30
农产品即农业的初级产品。农产品作为我国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 其流通与销售渠道的创新均能推动我国经济向绿色、健康、低碳方向发展。因此, 研究农产品销售渠道、建设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是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O2O模式作为发展最快的模式之一, 其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商家与消费者, 使该模式为许多农产品电商企业所青睐。农产品不同于一般商品, 其具有易腐、易污染等特点, 在运输过程中极易造成损失, 这就要求冷链物流运作做好成本控制。在此背景下, 本文基于O2O模式对农产品冷链物流模式及其特点进行阐述, 并对O2O模式下冷链物流运作成本构成进行分析, 从而为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流通渠道的扩展、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 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 以保证食品质量, 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而农产品冷链物流也就是生鲜农产品在各个环节处于低温环境下减少农产品损耗的一系列管理方式和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冷冻加工、冷冻储存、冷冻输运以及冷冻销售四个方面。
农产品冷链物流相对于常温物流体系, 其主要特征包括:第一, 建设成本高、规模大、专业性要求高、资产专用性强。由于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等物流环节均需要专门的冷冻设施和设备, 且冷链物流在设计与建设上复杂程度过高, 从而导致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成本高、投资的回报期长, 甚至造成沉没成本;第二, 对网络信息技术有一定要求。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性及冷链物流自身的较高要求, 冷链物流必须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农产品的整个生产流通过程进行多方位的监测跟踪, 才能降低产品损耗以保证其自身体系的高精益性和敏捷性;第三, 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多个环节主体功能各不同, 且农产品要求更高的时效性, 因而冷链物流各环节必须保障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第四, 能耗控制要求程度高。冷链物流各环节都必须严格保障规定的低温环境, 故冷链物流是高能耗产业, 所以冷链物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先进技术降低能源损耗、降低企业成本;第五, 风险高。不同于常温物流体系, 冷链物流的生产加工和消费市场分布不集中, 使其受市场供需及价格、气候、交通、能源等客观原因影响较大, 因而造成冷链物流投资风险高, 效益不稳定。由于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尚不完善, 因而我国冷链物流分为第三方冷链物流、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导的自营冷链物流、大型连锁经营企业为主导的自营冷链物流、依托大型冷冻批发市场型冷链物流与国有战略储备型冷库等五种模式并存的状态。
图2 大型连锁经营企业为主导的自营冷链物流模式运行图
该模式又称3PL冷链物流, 如图1所示。该模式由独立于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商之外的物流企业将生产加工与批发市场、零售商连接, 从而为冷链物流提供专业技术和科学决策。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主要由生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协约而实现, 其优势在于降低了生产加工企业的对冷链物流的投资、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并且减少了冷链物流的损耗成本, 提高了农产品效率;其缺点在于生产加工企业对冷链物流的控制力减弱, 甚至可能造成商业机密泄露。该模式由销售端向生产加工端逐渐延伸, 先控制市场, 其次建设冷链物流体系, 最后完善生产加工业, 最终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该模式的优势是流通环节少, 不仅利于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全方位监控, 且利于信息在各环节的快速传递;其弊端是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点, 使得该模式下的冷链物流输运配送的范围和适用范围较小。
3. 以大型连锁经营企业为主导的自营冷链物流模式。如图2所示, 连锁经营配送中心与上游的生产加工基地、经销批发商和生产加工商通过合作或联盟的形式, 自建农产品生产基地, 为下游的连锁超市以及其他连锁店铺提供小批量、多批次、多种类的生鲜农产品。该模式的物流体系在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减低产品损耗、管理标准的统一以及实现企业的零库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供应链中各企业主体核心任务无法协调发展, 导致冷链物流成本增加, 甚至出现断链现象。如图3所示, 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生产企业、经销商、专业合作社、消费者构成完整供应链, 并建设完善的冷链物流设施, 这为农产品的冷冻加工、冷冻储存、冷冻运输以及冷冻销售环节提供了客观条件。该模式下冷链物流具有专业化技术和设施, 能够保证生鲜农产品质量, 并利于供应链中的加工处理和内部资源整合。但该模式下冷链物流的流通环节多, 成本较高, 不利于农产品流通的全方位监测和管理。作为国有战略储备的农产品, 由于国有或集体所有制的性质以及它所承担的特殊战略性的作用, 因此参与市场流通的程度比较低。如图4所示, 农产品冷链物流完整流程包括生产、运输、存储、流通、包装、配送、农贸市场、超市以及消费者。由于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尚不完善, 因而农产品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运输环节, 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 缺乏产品质量检验的统一标准;第二, 冷藏设备过于陈旧, 先进设备的使用率较低;第三, 冷藏技术落后及相应人才的专业素质低下, 造成农产品损耗程度较大;第四, 优化交通运输路线能力低, 且可转换性低。在运输的装卸过程中, 农产品的机械化程度低, 造成成本增加, 降低流通效率, 且装卸过程中无法保证严格的低温环境, 这影响了产品质量。在农产品的存储环节中, 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 仓库与生产加工部门地理位置分布不合理, 增加了流通时间;第二, 仓库的冷藏设备的技术水平差、容量小、能耗大, 对环境污染严重;第三, 仓库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低, 增加了人员管理成本;第四, 仓库管理人员技术素质差, 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第五, 农产品仓库的功能少, 增值业务少。在流通与包装环节, 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 生产制造环节无法保障严格的低温环境;第二, 加工设施水平落后, 加工效率低;第三, 废弃物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第四, 包装的保鲜水平低, 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第五, 包装的自动化水平低, 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在农产品的配送环节, 存在的问题包括:第一, 产品配送的设备配置低, 影响流通效率;第二, 配送环节的信息技术水平低;第三, 物流配送环节增值业务较少;第四, 配送的市场程度低。
生鲜农产品电商主要是指企业利用物联网、网络销售等渠道实现生鲜农产品销售的电子化。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速度快, 其运营模式种类也越来越多,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模式:第一, 综合性电商。该模式电商凭借销售平台的优势, 从食品等综合产品领域逐渐转向生态农产品销售领域;第二, 垂直电商, 该模式电商通过建设冷链物流体系, 实现销售渠道与物流配送的一体化, 打造以生鲜农产品为主体的销售平台, 但该模式电商运营成本高, 并表现出很高的地域性;第三, 线下超市。该模式电商主要将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宣传方式, 通过利用自身的销售经验提高生鲜农产品的销售量。但线下超市模式阻碍了销售平台与消费者信息的双向交流, 且电商对农产品的其他业务冲击较大;第四, 团购网。该模式电商主要凭借价格优势和团购优势来提高生鲜农产品的销售;第五, 物流企业“逆袭”电商。物流产业借助其输运范围和速度的优势, 为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电商模式的不断发展演变, O2O模式成为最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电商模式之一, O2O电商模式在生鲜农产品的销售过程应用愈加广泛, 扩展了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提高了农产品效益。但在O2O电商模式扩展渠道的同时, 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不好的线下体验。因此对O2O电商模式进行分析具重要指导意义。生鲜农产品在O2O电商模式下依据市场需求, 通过冷链物流体系将农产品配送到各个大型连锁零售机构, 而零售机构作为连接电商与消费者的纽带, 为消费者直接提供农产品, 从而完成整个消费流程。但O2O电商在扩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渠道、提高农产品经济收益的同时, 也增加了冷链物流建设成本,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性, 消费者的时效性需求致使冷链物流体系需要更严格的低温控制和更快的运输速度, 这提高了物流建设成本;二是为了提升农产品的线下服务体验, 这需要冷链物流体系与各个连锁零售机构进行联盟, 因而增加了冷链物流的运输成本和服务成本。
如图5所示, O2O模式下的生鲜农产品电商运营过程首先由生鲜电商通过订单信息从供应地调拨生鲜农产品, 电商再将产品运输物流配送中心, 之后配送中心将产品配送到各大便利店, 消费者最后直接从便利店签收。便利店会根据消费者的下单将订单信息传递生鲜电商, 从而完成整个生鲜电商的运营。由图5、图6分析可知, O2O模式下农产品电商销售成本构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供应地供应成本影响电商定价。若供应地采用低成本为生鲜电商提供产品, 同时也就降低了生鲜电商的经营成本, 进而影响生鲜电商对农产品定价。供给成本越低, 定价就越低, 客户需求量就越大, 从而影响供给地以更低的价格供给, 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第二, 运输成本决定物流配送的路线选择。合理的运输配送路线能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 进而影响产品的定价;第三, 服务成本影响产品定价。较高的服务质量能够有效的掌握客户资源, 但同时也增加了其服务成本, 而服务成本提高带动着生鲜定价的上调;第四, 冷链物流的信息更加透明。通过保证电商、物流中心线下销售间的资源流、信息流的透明化, 能够实现电商的运营、冷链物流建设、信息传递等成本规范的协调与控制, 从而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资源损耗, 进而降低电商成本。
由图7可知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冷链流程控制、设备设施、信息技术、质量控制等四方面标准, 因而在成本优化视角下对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
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绿色、低碳、低耗为基本出发点以求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冷链物流标准化体系从运输、装卸、储存、流通加工及包装、配送等方面分别构建相应的物流标准, 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运输角度, 相关质量检测部门要准确记录生鲜农产品质检信息, 优化运输路线, 并对运输工具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企业在制冷设备采购上, 要采用风能等清洁能源作为驱动。同时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制定行为规范;从装卸角度, 要提高物流运输体系中机械化程度, 减少生鲜搬运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从仓储角度, 企业首先要对冷库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布局, 实现无缝对接, 减少流通时间。其次, 要引进先进的冷藏技术和设施, 降低能源消耗。最后, 制定冷库内物品存放原则, 降低不必要的周转消耗;从流通加工及包装角度, 首先需要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包装设备, 减少资源浪费。其次, 企业要合理处理废弃物, 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后, 使用在包装上要选择环保型包装材料;从配送角度, 首先企业要优化配送方式, 降低配送成本。其次,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建立消费者信息、生鲜运输配送销售信息等信息数据库, 以减少信息滞后造成的不必要成本。建立冷链物流标准化监管体系能够推动冷链物流规范有序的发展。而标准化监管体系的构建需要以冷链物流行业规范为基础、以行业强制力进行完善。标准化监管体系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第一, 引进国外冷链物流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提高冷链物流的管理能力, 完善物流体系;第二, 加大冷链物流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 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三, 建立健全冷链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 统一冷链设备、设施的操作规范, 并对冷链物流的低温控制等有关技术进行统一;第四, 加大生鲜农产品保质期、包装以及运输过程中温度的监控力度, 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处罚。加大监管力度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不但可以保障生鲜农产品的质量, 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权益。根据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化问题分析, 信息不对称严重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第三方物流产业尚不完善成熟, 导致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间信息传递效率低下, 全程信息透明度较低。为完善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 完善物联网平台, 对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各个环节进行信息备案;第二, 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和电子交换系统, 对冷链物流生产加工、运输配送、仓储等环节的信息进行统一的收集、处理, 使其对物流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 并对产品的保质期、库存等信息及时掌握, 以提高信息透明度;第三, 完善第三方冷链物流产业信息库, 实现“农超对接”, 从而实现信息的对称化。综上所述, 建立健全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能够有效促进生鲜农产品流通, 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需求。以生态文明理念构建监管力度大、信息高度透明的冷链物流体系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物流产业经济收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基于O2O模式下对农产品电商销售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 能够影响生鲜农产品定价, 扩展生鲜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我国应根据冷链物流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 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冷链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