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凭什么成为冷链的“排头兵”?
来源:中冷联盟秘书处 2021-05-07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开启,我国经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纵览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在城市群集中、产业集群化优势明显的地区,冷链物流发展水平同样领先全国。
为了探索冷链物流如何推动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协同联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冷联盟将于6月3-4日在上海举办“2021中国冷链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仓储与配送大会。
长三角地区无疑是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最突出的地区之一,在新发展阶段里,长三角冷链物流将依托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实高质量发展。
政策利好助长三角冷链持续成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长三角区域规划于2010年正式实施,从此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驶入快行道。
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要构建“一极三区一高地”。“一极”即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三区”即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高地”是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由此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十分重要,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要当好排头兵,先行先试,为全国其他地区作出榜样、树立标杆。
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对于长三角地区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要“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
长三角地区冷链物流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化冷链物流体系逐步形成,冷链服务日趋完善,未来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 将爆发出新的增长活力,起到带动全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发挥城市群优势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以上海为核心,与江苏、安徽、浙江构成的长三角城市群已跻身全球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长三角地区人口总量为2.25亿,2020年GDP为24.5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1/4。不断提升的经济水平使长三角地区成为消费市场最活跃的区域,而消费需求的升级为冷链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市场环境。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化已经显现规模,根据国家发改委首批公布的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长三角城市群凭借14个产业集群坐拥全国榜首。
2020年4月17日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了长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夯实了冷链流通的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也应该看到,从集群内部来看,仍然存在企业合作不充分、产业链条不完整以及创新水平不高、产业化能力不足、同质化竞争导致产业低效等问题。为此,需要增强龙头集群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集群更好发展。
集约化推动长三角冷链升级发展
长三角地区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和整体发展水平也是全国最高的。2020年公布的首批国家骨干物流基地,长三角地区占据了三席,分别是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舟山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合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同时,一批综合能力强、现代化程度高、服务体系完善的企业也已经脱颖而出,展现出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为地区和全国冷链物流服务发展做出的积极的贡献。
未来,长三角地区应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化优势,推动冷链物流集约化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积极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落实标准化建设,加速区域协同发展,打造更高水准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市场需要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在中冷联盟即将举办的“2021中国冷链发展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仓储与配送大会上,将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冷链供应链相关企业,共同就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趋势、冷链物流创新服务等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探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冷链物流行业协同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