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冷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怎样布局?这些国外经验可借鉴……

来源:前海粤十 2021-04-06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表示,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5%。当前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63%。

王凤忠说,“十三五”时期,科技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生鲜农产品动态保鲜与冷链物流、产地初加工、小麦制粉、低温榨油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制粉、榨油、榨汁、畜禽屠宰分割等关键核心装备实现从依靠引进向自主制造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他同时表示,2020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5%。当前科技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63%。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说,未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力争到2025年,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67.5%提高到80%左右,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

他表示,“十四五”期间,将以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着力点,统筹支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协调发展。推进要素集聚,支持地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创建一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推进科技创新,攻克一批农产品加工工艺和设备瓶颈难题,集成创制一批科技含量高、适用性广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装备;推进主体培育,促进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努力实现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升级在即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最大的产业之一,但由于储藏、保鲜、烘干、分级、包装等环节的产地初加工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造成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
据专家测算,我国农户储粮、马铃薯、水果、蔬菜的产后损失率分别为7%—11%、15%—20%、15%—20%和20%—25%,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损失率。折算经济损失达3000亿元以上。
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有四大好处。
一是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据美国ADM粮食产后减损研究所专家估算,全球粮食每年约有13亿吨可食用粮食损失于产后,鲜活农产品的产后损失问题更加严重。采用适宜的初加工设施可以有效降低农产品产后损失率。
二是便于流通。鲜活农产品干制加工后,质量和体积减小、性状稳定,有利于长期贮藏,调节市场供应。对果蔬进行拣选后再分级包装,不仅便于运输,还能减少无效物流。
三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可显著提高其附加值,有利于增加新型农业主体收入。通过改善贮藏、烘干条件,新疆南疆把小杏子做成了大产业;云南省通海市发展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将高原特色果菜出口到泰国、越南;“世界柚乡”福建平和县蜜柚销售时间延长,出口创汇大幅增加。’
四是促进农产品生产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外观、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初加工环节筛选出符合需求的农产品,进而引导相关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发展,让果农对品质更加重视,提高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国家扶持产地初加工


近年来,针对农产品产地贮藏、保鲜、烘干等初加工环节设施简陋、损失严重,国家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民增收,稳定了市场供应。
自2012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推广普及科学适用的初加工设施。2012至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26亿元,在河北等20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63个县(市、旗、团场),补助4.9万个农户和52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果蔬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146万吨、果蔬贮藏能力160万吨、果蔬烘干能力110万吨。政策实施4年来,已推动农民减损、错季增收94亿元,并且设施的使用年限都在15年以上。
2020年发布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强调拓展农产品初加工。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质量效益。2020年,我国农产品初加工加快推进,新增1.4万座初加工设施,新增初加工能力700万吨。
2020年12月,农业农村部网站发布《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5%以下。到2035年,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率降到3%以下。
《意见》强调,要坚持分类指导、标准引领、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减损增效。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建设烘干、储藏、商品化处理等初加工设施装备,延长农产品供应时间,拓展初加工范围,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以及拓展农产品初加工机械购置补贴范围。
在保障农产品加工减损增效措施落实方面,《意见》提出,将减少农产品加工环节损失浪费纳入有关责任制考核内容,建立农产品加工环节减损增效协调机制,调度分析加工环节减损增效措施落实进展,研究改进的具体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对减损增效成效显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提供贷款支持。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有哪些国外经验可以借鉴?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产品产后初加工产业,在技术、资金和服务方面,政府普遍给予大力支持。许多发达国家不仅在农产品的分拣、保鲜、储存、运输等初加工技术环节拥有先进的装备和管理经验,并且在标准和操作规范、服务体系等方面也有着大量成熟做法,相关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日本:3000个农产品集资中心,由基层农协组建

01

日本建有产地农产品集货中心3000多个。鲜活农产品采收后,都运送到集货中心或农产品加工中心,经过预冷、分选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然后或运送到邻近的批发市场进行拍卖,或进入大型超市直接销售,或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卖给消费者。
日本产地市场体系中,农产品集货中心是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的重要场所,一般由基层农协组建,负责本农协成员产品的分选、包装、冷藏、销售,同时也将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交易信息反馈给农户。
韩国:70%受农民委托进行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销售

02

韩国农产品加工中心是果蔬产品上市前进行商品化处理的场所,由农协或永农组织投资建设,其中,农协投资的APC占总数的70%。
二者运作模式不同,农协的APC受农民委托进行水果和蔬菜商品化处理和销售,向农民收取服务费,金额不超过销售价格的7%。永农组织从农民手中购买水果和蔬菜,进行商品化处理后再销售。
韩国还有一类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是稻谷加工中心(RPC),主要以批量生产模式进行稻米的初加工和销售,包括预处理车间、烘干车间、钢板仓等碾磨车间,加工过程有烘干、贮藏、精米加工、稻壳油和米糠处理等,通过机械化和自动控制,可使稻谷损失率降至1%,并促进了质量的提升。
美国:农产品初加工,资金帮扶少不了

03

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农村商业合作服务中心早在2000年就推出了一项名为农产品附加值资助计划(VAPG)的竞争性资金帮扶方案。该计划主要为国内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附加值启动资金。
该计划主要为以下农产品初加工项目提供资金帮扶:首先是能够具有改变农产品物理状态的项目,主要包括:面粉、红酒、奶酪、果酱以及生物质燃油;其次,对具有市场特殊需求的农产品项目,主要包括:有机类农产品以及能够代表地区与国家品牌的农产品;第三,将自然资源转化成能源的农场主,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潮汐能;第四,能够整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采购环节。

巨头加紧布局


阿里首次实现“带叶”分选耙耙柑

01

在互联网行业中率先布局“最先一公里”的阿里巴巴,2020年在全国建成五大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产地仓)。2021年以来,五大产地仓都在引入新的智能设备,提升科技含量。阿里成都产地仓的全新分选线,耙耙柑首次实现了“带叶带枝”机器分选。
过去,耙耙柑的分选主要靠人工,且不测糖度。由于技术问题,柑橘类的机器分选,带叶带把的实现难度高。然而自1月8日起,通过阿里成都产地仓的全新分选线,粑粑柑将首次实现“带叶带把”机器分选,并进行糖度检测。此次投用的粑粑柑分选线,由全球领先的果蔬分选设备制造商法国迈夫诺达集团根据阿里需求,历时两个月联手打造而成。
由于“枝头水果”对原料果品质要求高,更具竞争力的采购价还将帮助农民增收。
在山东,阿里数字农业淄博仓今年将引进一条全新的大樱桃(国产车厘子)分选线,预计4月投入生产。

顺丰茂名果蔬预处理中心再升级

02


作为中国荔乡,茂名生产的荔枝在销售市场中始终占据强势地位。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销售茂名荔枝的网店数量从36家发展到1500多家,增长40多倍,网络销售量则由450吨跃增到4.5万吨,增长100倍。
为了充分发挥茂名荔枝在网络销售中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茂名顺丰荔枝产业园电商服务中心应运而生。服务中心通过流水线自动化分拣模式大幅提升预处理效率。
采摘完成后,荔枝将首先在剪枝台上被剪去杂枝,然后进行预冷降温,以保障果品的新鲜可口。随后,服务中心内置的专业分拣设备将对荔枝产品进行深度筛选,从果形、果径、单果重量等维度对果品进行精准筛检,便于商家对商品进行分级销售。同时,专业质检人员会对每颗荔枝进行严格的分拣把关,杜绝坏果裂口果,保障果品标准统一。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在农产品产业链中向上延伸至采收、种植甚至育种,向下至精深加工、贮运销售,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受国家政策青睐,巨头加紧布局,这是中国农业升级之战,践行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