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最新冷链提案出炉,又有哪些话题最受关注?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消费日报网 2021-03-10

3月4日,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冷链物流”作为两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引起许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重视,听听他们怎么说?


持续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产地基础设施建设 赋能脱贫后时代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佳惠集团董事长李小红自2012年被推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已连续参加了9次全国人大会议。在参会准备工作方面,2020年是李小红担任代表以来在田间地头走得最多的一年。


如何持续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产地基础设施建设,赋能脱贫后时代乡村振兴

筑牢农业产业发展的大底盘,李小红提出四点建议:


1、坚持创新发展的战略。将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政府)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2、坚持攻坚突破的举措。优先在脱贫地区开展试点,推进公益性批发市场和供应链产地冷链骨干基地网络建设。试点范围在农产品集中产区,以具备初级加工和保鲜储存功能的农产品产地仓、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设施建设为突破口。


3、坚持多方共治的机制。充分发挥商务部、农业农村部、发改委等部门合力,确认好农产品供应链产地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确保有效衔接,共同推动基础设施项目落地。 


4、坚持政策倾斜的原则。增加中转冷库建设用地规划;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建设资金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给予补贴50%,其余部分政府提供低息贷款途径;政府推动合同供应链金融创新的新途径来解决,试点交由市场主体营运。


解决“最先一公里”痛点,加快冷链数据平台和产地仓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提交了《关于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提案》《关于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运营管理体系构建的提案》等多份提案,为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李学林认为,当前农业“最先一公里”问题的关键是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和关键技术的缺失,加快以提高或保障农产品品质为目标的仓储、装备与保鲜技术协同研究迫在眉睫。因为,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是鲜活农产品减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优化产业要素配置,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更是打通产供销一体化,实现产品增值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


为此,李学林建议,强化政策支撑和政府引导,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化赋能,支持大型企业建立集生产信息、信息发布、全程温控、追溯跟踪、产品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大数据平台;推动数字化产地仓建设,实现农业产供销全过程监控、全链条可追溯,增强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冷链物流乡村布局,保障广西等高温地区农产品走向全国


全国政协委员、房天下董事长莫天全建议,推动冷链物流乡村布局,保障广西等高温地区农产品走向全国。为此,莫天全建议:


1、结合冷链物流需求量,科学平衡区域发展


以广西为代表的南方高温地区农业生产能力强,常年有新鲜果蔬供应,对冷链的需求更大,然而中物流冷链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冷库容量地域差异较大, 广西所在的华南地区容量占比仅10.19%,地域上冷链配置仍待优化。建议结合地域冷链需求量,科学平衡发展冷链物流,逐步构建和完善覆盖南方高温地区农产品主要产地和销售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让更多南方高温地区城市参与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中。


2、执行统一的冷链运输标准,提高运输效率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企业执行的质量标准参差不齐,据统计我国关于冷链行业标准有200余项,但所有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各地政策与国家层面的政策存在差异,执行上均以当地政策为标准,各地方政策的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冷链物流企业的运力。建议通过政府部门及协会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搭建更全面的公共信息平台,及时同步各地差异化政策,提升工作效率,避免产生资源闲置和浪费,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生产效益。


3、科技赋能农产品冷链物流,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安全指数


后疫情时代让人们更加关注食品卫生与安全,这对冷链物流透明化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建议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参与冷链物流产品监控、追溯系统、大数据平台、交易平台等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智慧物流生态圈,让透明高效的冷链物流为农产品运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