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冷链物流的“冷端”之痛?
来源:网络 2017-08-23炎炎夏日,冷链物流及产品配送的速度、保质再度成为大家的关注点。
河北省石家庄一家经营果蔬的便民连锁店,开业不到半年就关门了。一个分店店长说,每天都有不少的新鲜蔬菜进来,但每天下午闭店时,有些菜的品相不好了,除了店员们分一部分,还扔掉不少,天天如此。
经查发现,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配送商不能保证这些果蔬“全程冷链配送”,因冷藏温度变化导致果蔬品质难以保证。
1、配送商“两端制冷”降成本
对于冷链配送这块最难啃的“骨头”,不管是自建物流还是委托第三方,都难以逾越各种成本问题。而“冷链变冷端”现已成为冷链配送中的顽疾,确实存在个别物流公司只有在接货和交货时开放冷气,而中间运输环节并不开放冷气的情况。
这样,两端供冷,中间无冷,直接造成了“冷链变冷端”现象。虽然一般来说,不一定导致生鲜产品马上变质,但却加快了其变质的速度,使生鲜经营企业面临巨大经营风险。这一现状在业内已存在多年,而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货主企业缺少全程监控系统,难以做到实时监控产品的温度变化,实施全程冷链。
2、让实时温度记录成为依据
另外,断链的原因还可能存在于搬运和装卸环节。车辆停靠搬运时,冷库和冷藏车之间存有一段距离,如果此操作过程持续时间过长,产品不能有效得到冷藏,就可能融化或变质。
如果能在冷链运输中实现温度看得见,使温度有据可查,对于货主方来讲,就可以直接把每一次运输作业的实时温度记录作为支付运费的重要依据。如果运输过程中出现了温度超标,货主方就可以采取惩罚措施,震慑违规行为,进而规范行业发展。加快应用智能化手段实现全程冷链,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冷链变冷端”问题。从而使生鲜产品损耗降低,品质得到更大的保障,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
如今,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迅速发展,温度传感器、声光报警、电子标签等应用已接近成熟,在运输车辆上布置实施装置,通过透明化管理系统,完全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建立回溯机制,让整个供应链更健康,采用实时监控系统确实很有必要。
3、通过法制建设规范冷链物流
目前,生鲜物流还成碎片化状态,没形成连贯的冷链物流,非冷藏状态下的生鲜产品不仅会增加二次污染机会还降低了产品新鲜度;大部分连锁企业生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缺乏专业化运作影响了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物流自动化、数据采集方面的布置和实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现智慧物流也比较遥远。生鲜物流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因此,应用先进物流技术,利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发展智慧物流或可成为企业化解成本问题的一剂良药。
有人建议,为了保证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使其能给民生带来更多实惠,让受配企业利益得到更多保障,除了使用智能的物联网信息监控外,还要对冷链配送企业、设备、操作人员、司机等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对违规操作者予以惩戒,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制定相关条例,或者立法,通过健全行业法制建设规范冷链物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