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国家加强冷链物流监管很关键!

来源:网络 2017-05-05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意见》提出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为支撑,以规范有效监管为保障,构建“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事关食品安全

以前人们谈论食品安全,往往只关注生产环节以及终端零售餐饮,而物流环节常被忽略。而事实上,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我们知道,许多食物都具有易腐属性,要求全程的运输、交接和储运始终在冷链环境下,这样才能保证其安全、新鲜度和营养度。据研究发现,控制易腐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而控制微生物的关键就是控制温度,温度每升高6℃,食品中细菌生长速度就会翻一倍,货架期缩短一半。有时候我们买的冰激凌变形了、酸奶外表有水珠、买的速冻饺子一煮就烂了,这些其实都是冷链断链的结果。


鲜明的经济属性

除了食品安全,冷链物流还具有鲜明的经济属性,其市场影响力不容忽视。近些年“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冷链物流体系缺失。由于冷链体系不完善,大部分农产品无法做到错季销售,而且农产品损耗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物价上涨在所难免。另外,冷链缺失还会造成浪费。据统计,我国居民家庭对易腐食品的消费占比超过30%,而果蔬冷链流通率仅为10%,果蔬损耗率则高达30%,如果将果蔬损耗率从当前的30%降到5%,那么每年可节约1000多亿元。


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基于冷链物流之重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推动其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冷链物流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这从冷链基础设施设备的数量上可以看出来。据中冷联盟统计,目前我国冷藏保温车辆有7万多辆,而美国则达到20多万辆;我国冷库总量为3600多万吨,与美国的3000多万吨相差不多,但人均占有冷库容积却只有美国的1/5。此外,我国当前冷库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功能失衡,比如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鲜库少,城市冷库多农村冷库少,经营性冷库多加工类冷库少,土建式冷库多装配式冷库少,东部冷库多中西部冷库少等现象明显。


相关标准法规滞后

相比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我国目前在冷链物流方面最大的问题还是相关标准法规滞后,市场监管不到位,企业执行力度差。对于生产厂家而言,制作和储存食品的硬件设备应该都具备,只要管理到位,就不会有问题,但是,从厂家冷库出来到消费者手里这个过程的卫生安全情况就不保险了。虽然业内通行的行业标准对食品运输、销售都有相应的要求,比如对运输条件这样规定:“第一,运输车辆应符合卫生要求,短途运输可使用冷藏车或有保温设施的车辆,长途运输应使用具有制冷功能的运输车;第二,产品不应与有毒、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第三,搬运应轻拿轻放,严禁摔扔、撞击、挤压。”但是这些规定太过粗率,而何为“长途”、何为“短途”亦未清晰界定,这就导致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企业执行力度差

企业执行力度差,多是出于成本考虑。若严格按照标准来,冷链投入不低。相比普通仓库,配备保温系统的低温冷库的造价一般要高出5倍以上。硬件设备投入外,更多的花费还在于运营中的耗损以及维护。一些面积大的低温冷库一个月的电费就可能高达数十万元。这么大的投入对企业而言就是压力。在近年来冷饮行业利润下滑的大背景下,有的企业为了缩减成本,就在冷链上偷工减料。媒体调查发现,在一些城市,许多二、三级批发商并没有配备专用冷冻运输车或者运输车的冷藏条件达不到要求,从厂家冷库到销售终端,用什么车运的都有,普通面包车、摩托车都上了。到了终端店面,冷柜也有问题,许多厂家配的冷柜要么质量本身就不好,要么年久失修,根本达不到冷藏要求。

不管是企业执行不力,还是标准法规不健全,缺乏强制力,冷链有这么多问题,说到底都是责任缺失所致。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要从职责出发,尽快完善冷链相关法规标准,加强市场监管;而企业也要负起责任,重视冷链各环节的投入和管理。我们相信,通过各方努力,就一定能够打造出一条保障消费者饮食健康卫生的安全冷链。


推荐阅读:

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八项措施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冷链物流工作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