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 | 刘永好、唐俊杰等代表、委员建言冷链物流发展,涉及铝代铜技术、偏远地区冷链设施建设...
来源:中冷联盟行业研究部 2025-03-04全国政协委员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继续坚持主业不动摇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月27日全国“两会”开幕前夕,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2025年全国“两会”他将重点关注三农问题、民营经济成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个方面,包括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能;筑牢畜牧业根基,从小规模向大规模迈进,如何让农民获利,公司如何与农民共进;如何制定牛奶标准、完善冷链物流体系、提升消费者信心等。
刘永好表示,农业的新质生产力是新希望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传统产业具有基础性,肉蛋奶不会消亡,用什么方式生产很重要,一是规模扩大,二是科技导入,三是品种优化,四是效率要极大提升。近年来乳品消费整体增长放缓、竞争激烈,新希望乳业仍实现了稳定的利润增长,就是坚定以“新鲜”为发展方向,将低温鲜奶和低温特色酸奶作为公司的核心品类,做强核心主业,狠抓科技创新,为行业提出了破局之道。
对于发展,刘永好提出“三稳一闯”,继续坚持主业不动摇,同时将新质生产力注入传统产业中,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希望集团创立43年,一直聚焦农牧食品,紧跟国家战略,攻坚自主育种和粮食安全,顺应消费变化,满足新鲜需求,经过几年的调整突破,正在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来源:中国网财经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知联会会长唐俊杰
为解决实际问题谋实招
从北京市到全国,虽然已经“上会”很多次,可每一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知联会会长唐俊杰都珍之重之,做好充分准备。
“我认为,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要深入基层认真调研,了解政府、行业、产业和群众的真实需求,为解决实际问题谋实招。”唐俊杰说。
2024年,她的调研行程满满:跟随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深入江西萍乡市、宜春市等多个市开展调研,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强化乡村振兴要素保障机制建言献策。走访各地冷链交易中心、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农产品交易市场,了解“菜篮子”流通链条的各个环节。
制冷专业出身的唐俊杰,还一直关注着我国制冷产业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家用空调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2023年国内家用空调产量高达2.51亿台,占全球供应量的75%……”唐俊杰向记者介绍她调研空调制冷核心部件获得的相关信息:相比使用铜管换热器,“以铝代铜”后制冷剂充注量和直接碳排放都可减少50%。
“国外空调行业已广泛使用铝材,铝代铜技术在家用空调领域已有成熟借鉴经验。我在调研中发现,国内家用空调企业外销产品也有10%采用了全铝换热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市场应用经验。”唐俊杰告诉记者,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她将就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和推动家用空调“以铝代铜”问题建言献策。“我要用深入调研的成果,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力求每一项建议都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提升民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全国人大代表
河北宝信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卫
畅通农产品进城物流渠道
“畅通农产品进城物流渠道,让田间鲜味直达百姓餐桌,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方便城市居民生活。”2月18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宝信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卫在隆尧县与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座谈交流时说。
农产品销售难、流通损耗大,一直是困扰农业发展的难题。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物流企业代表,履职3年,李建卫思考最多、呼吁最多的就是农产品供应问题。
“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保鲜技术”“保障鲜活农产品品质安全”……李建卫经常深入生鲜超市经营一线,穿梭于田间地头,认真倾听消费者对于生鲜产品的需求和建议,以及农户在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在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群众的这些期盼。
今年全国两会,李建卫代表再次聚焦这个方向,准备向大会提交一份关于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和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议。他认为,冷链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民生工程。建议加快偏远地区现代化冷链仓储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运输,打造绿色冷链网络。同时,推广“生产基地+冷链配送+生鲜销售终端”的产运销一体化模式,建立高效的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站式配送,降低物流成本,确保农产品新鲜度。
李建卫常说:“作为人大代表,就要把老乡们的急难愁盼变成国家政策的着力点。”他坚信,通过不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和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将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将稳步增长,乡村振兴的目标将逐步实现。
来源:邢台日报
全国政协常委
国家邮政局原局长马军胜
大力发展快递经济,更好助力扩内需促消费
马军胜认为,目前,邮政快递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比如中高端供给相对不足,低端同质内卷现象比较严重;末端网络稳定性和服务可靠性亟待提升。马军胜表示:“转型发展、提质增效、做强主体、扩围延链”应成为行业今后发展的重点。
如何聚焦提质增效转型升级?马军胜建议要制定完善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行业规划政策和产业布局,突出支持与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深度融合;支持头部企业拓展业务加快向综合物流运营商转型,培育世界一流企业;要加强全球性邮政快递枢纽和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建设。同时,要全面实施人工智能+战略,加快行业数智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快递下乡进村”工程实施,农村快递规模正在持续扩大,业务量达到全国的四分之一,为扩内需促消费,加快乡村振兴和统一大市场建设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马军胜建议要加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深化快递进村,提升农业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积极发挥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基础支撑作用,落实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责任,健全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实现协同联动。
随着数字消费、文旅消费和健康消费等新模式新场景持续涌现,快递服务场景不断丰富,消费者对于快递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马军胜表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求邮政快递业更加注重服务品质与过程体验,主动拓展服务领域,增加业务种类,推动消费升级,要加快数智化转型,挖掘数据潜能,赋能提升效率和效益,协同促进关联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末端网络稳定和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马军胜建议要加强城市末端快递网络规划布局,将快递末端网点纳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范畴,在社区邻里建设中统筹配套。要引导企业总部为加盟网点赋能减负。要加强行业党建引领,持续开展关爱快递小哥“暖蜂”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
来源:快递杂志
全国政协委员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需要多维突破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今年全国两会,我参与的联名提案重点关注如何促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在王先进看来,促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需要多维突破。首先要加强产业融合,进一步优化交通物流资源配置,支持交通物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跨境贸易等深度融合,提升物流服务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适配性。
通江达海、水网密布的江苏,正上演着现代版“漕运传奇”:海运提单CCA(全程提单)、多式联运“一单制”“车船直取”零等待等运输组织新模式,让海铁联运提质加速,通过就地报关、当地查验,每单货物企业可节约报关时间约24小时。
“多式联运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对于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应以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为重点,从制度、标准、信息、组织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王先进介绍。具体来说,相关部门应研究制定多式联运、运单等管理制度,完善多式联运相关技术标准,推动多式联运经营主体加强数据交换共享,稳步推进交通物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来源: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