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冷链物流:三大趋势引领行业新航向
来源:中冷联盟行业研究部 2025-02-1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新鲜、便捷的食品消费已成为人们的新追求。而冷链物流行业,正是这一追求背后的强大支撑。它如同一位细心的管家,确保着每一份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新鲜如初。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正是顺应了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和市场主体对高效物流服务的期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冷链物流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未来,冷链物流行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的服务。同时,行业也将加强自律,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物流服务。
冷链物流,守护着我们的新鲜生活,也预见着未来的无限可能。让我们共同期待冷链物流行业的未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新鲜。
冷链物流业面临的痛点:
各部门可根据需求酌情安排加班,出差人员依据当地行事历排配。冷链物流行业目前上游以设备制造为主,中游主要是仓库、运输、配送企业,下游则主要是医药、食品生鲜企业或消费者。上中下游企业通过合作,保障产品在生产、驻场运输、销售及配送到消费者手上时,处于规定温度区间,以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货损。断链风险大、产品追溯存盲点、货物集约慢等问题限制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
原理很简单,执行起来却不容易。目前食品生鲜的冷链需求比例最高,接近90%,占据冷链业务的绝大部分,食品生鲜运输期间的货损大是业内常见问题之一,其中一部分原因便是冷藏车路上温度、冷库仓储保温等难以做到实时监测调节。
值得注意的是,冷链不只在于冷,更在于链,链通线下货物,链通线上资源,但目前国内冷链行业主要注意力还是放在冷上面了,关于数字链通的关注仍较少,难以实时掌握各车辆的最新动态,这就导致会部分冷藏车资源被浪费掉了,比如明显过高的空返率,如果能够利用上这部分资源,哪怕是一小部分,都能给冷链企业带来可观的收入,但是目前国内仅部分头部企业在建立了自身的信息分享平台,还有较为乐观的想象空间。
趋势一:技术革新是冷库行业的关键驱动力
在冷库行业迅速发展的背后,技术革新无疑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以下是几个关键的技术趋势:
智能化管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冷库的智能化管理。不仅可以实时监控温度、湿度等关键指标,还能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预测性维护,提高冷库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节能环保:随着全球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节能环保已成为冷库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采用新型制冷技术、节能型设备和材料,以及优化运行策略等手段,降低冷库的能耗和碳排放。
绿色环保制冷:新型环保制冷剂的开发和应用正逐渐改变着冷库制冷市场的格局。与传统制冷剂相比,环保制冷剂具有更低的温室效应和更好的环保性能,是未来冷库制冷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使得冷库的建设更加灵活和高效。通过预制的模块单元进行组装和拼接,可以快速搭建出符合需求的冷库设施,缩短建设周期并降低成本。
数字化管理:要降低冷链物流配送成本,就必须借助网络新技术的应用。仓库管理、运输管理、温度控制监督、定位管理等各个过程都需要优先考虑信息技术,帮助新鲜电子商务实现可追溯性、质量监控、订单信息跟踪等。
特别是借助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冷链物流的智能化,将大大提高冷链物流配送的效率,管理和控制整个冷链物流配送。
数字化指的是利用互联网+信息系统来指导企业经营活动,通过系统直观了解企业运营最新动态,相对于传统的运营模式,冷链数字化运营优势明显,通过数字化,应用系统进行资源整合优化,提升运营效率。
仓储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当冷链仓储实现数字化后,管理人员能在系统上清晰看到冷库及冷藏车最新的温湿度数据,了解货物分布安排,当冷库或冷藏车温湿度出现偏差时,及时安排专业人士进行处理,最大幅度减少温湿度变化对冷链运输产品带来的损失,同时相关数据线索也能方便企业向责任方或者保险公司进行追责。
冷藏车运力浪费减少,目前很多食品生鲜都是采用冷藏车运输,但很多地区可能仅有商品消费需求,导致出现空返率较高情况,通过数字化调配运营,一方面增加货物去时的冷藏车利用率,同时合理安排返程时间也可帮助减少冷藏车空返率,同时,信息系统还能实现车辆动态调配,帮助企业控制仓储压力,实现企业冷链货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信息共享,助力行业健康成长,通过数字化,推动业内信息共享平台建设,通过线上链通线下,实时掌握业内资源的最新动态,合理投资建设冷链设施,让业内各项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一方面能减少很多业内不必要的投资,另一方面还能提升行业整体效率,更好的服务链上其他企业,帮助行业更健康的成长。
其实,冷链数字化建设不仅仅是在于系统的搭建,更重要的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如冷库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冷藏车定位及传感器安装、货物进出库识别系统建设、智能仓储建设等,基础搭建好了,数字化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将更加明显,除去管理外,企业运营整体优化才是数字化带来的重头戏,企业整体效率将得到质的提升。
趋势二:跨界竞争呈现多元化
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历年冷链50强企业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制造商直接切入、传统物流商切入、电商切入外,贸易商(生鲜进口贸易的贸易商和货代等)、制冷设备商已经高调进入冷链物流行业,相信后面还将有新的跟进者。
冷链物流的服务形态也更加多元化。传统围绕运输展开的服务,如冷链干线运输、冷库、冷链宅配等冷链包装产业、冷链认证服务,包括产品溯源、供应商等级评定、生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IT技术商,即全程质量监控,如温度、湿度等全产业链架构正在形成。
趋势三:冷链物流温区精细化
为了提高生鲜电子商务的产品配送质量,生鲜产品供应链上、中、下游的各个环节都应保持生鲜产品的新鲜。
从产地预冷、自动冷库储存、全冷链运输到终端配送的冷链配送全过程,每个过程都要通过不同的温度区域保存新鲜产品,这就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温度区域,管理也越来越精细化。
此外,温度区域的增加并不是简单的设备增加,需要整个供应链的温度层扩大,从采购到分销的每个环节都在相应的温度层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