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5年02月05日 星期三

2024双十二冷链节:名企大咖话冷链

来源:中冷联盟秘书处 2024-12-19

12月11-12日,由中冷联盟、中冷协冷链物流分会联合主办的2024双十二冷链节暨第十九届冷链物流行业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冷链行业的知名企业、专家学者、专业机构齐聚一堂,通过高端智慧碰撞为行业发展指引方向、探索路径,在各方积极参与与大力支撑下取得圆满成功。

 

【第六届冷链行业学术年会 | 12月11日】

 

杨信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未来农产品冷链将构建“5+1+2”新格局,5即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产地冷链集配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销地冷链集配中心、城市末端冷链设施;1即5G+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2即全国冷链物流监管追溯平台和全国冷链信息服务平台。

 

段玉权—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果蔬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技术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生鲜农产品全程冷链不间断“数字化平台”建设;智能化远程控制大幅度降低传统农产品保鲜的能耗水平;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装备制造;构建全程质量控制与追溯体系;集成供应链各环节物联信息相关行业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绿色化发展等。

 

霍青梅—北京启达乔泰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不同时期冷链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策略不同。连锁商超类企业高速发展时期,要解决商超零售类企业内部的供应链问题,需求为集中采购、集中仓储、集中配送;连锁餐饮类企业高速发展时期,解决连锁餐饮类企业内部供应链问题,企业内部生产加工+仓+配一体化;电商类企业高速发展时期,解决电商仓配及宅配问题;个人直播、个人短视频、个人AI零售类高速发展时期,解决冷链供应链基础设施协同需求。

 

钟贤柏—湖南七芒星云鲜冷链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国经济上半场是资本型增长,下半场是靠运营实现增长。从运营的角度,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只有资产过剩的时代,才会有人率先去考虑运营,尊重运营。所以有资产的运营,我认为在未来的三五年会迎来一个迸发的高峰。轻资产运营模式我觉得取决于三个要素:第一,你是否具备一个好的商业模式;第二,你是否具备一个可真正落地执行的团队,第三,是你的团队能否为客户带来现金流。

 

 

【第十九届冷链物流行业年会 | 12月12日】

 

开幕式

 —中冷联盟执行秘书长、中冷协冷链物流分会会长

    因为有了物流和快递,才有了电商的蓬勃发展,天上下单如下雨,地上快递跑断腿,说明物流效率的重要性,是商业模式的核心竞争力。

因为有了冷链物流,才有了预制菜、生鲜电商、冷冻食品的大范围流通。民以食为天,所以冷链物流是永远的刚需,永远的朝阳产业。

 

专题报告

 —上海棋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Digital Internet(数字互联网)通过TCP/IP协议,将“信息孤岛”连接起来,支撑起了海量的信息流和新商业模式;Physical Internet(实物互联网)通过标准化的容器(PI/πContainer)、开放高效的节点(PI/πNode)、开放的协议栈(PI/πProtocol),将独立/隔离的物流资源网络互联互通,以支撑巨量的物流和新商业模式。

 

孟鑫洋—浙江三花商用制冷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

在产业转型升级,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的历史大背景下,想要改变目前小型冷库行业乱象,解决行业痛点,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全新地从冷库设备制造、冷库工程安装到冷库运行管理的生态系统。

 

 —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制冷事业部协理

在冷冻库应用中,单机双级技术能效与成本有明显优势,通过导入变频技术可实现综合运行能效最佳;通过结合CO2载冷技术可大幅降低制冷剂充注量,且可实现工厂完成制冷系统机组制造与整机试漏,大幅降低因现场焊接不良带来的渗漏隐患。

 

刘洪均—大森制冷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智冷AIBOX能源管理设备是通过集成人工智能AI算法和制冷技术、自动化技术。在系统内建立AI数据模型,通过模型不断学习和数据挖掘,掌握末端设备开启时间预测当前的制冷负荷需求,根据负荷需求,适配合适的压缩机工况和运行数量。

 

 —丹佛斯气候方案事业部冷冻业务技术负责人

传统冷库制冷系统设计方案理论分析落伍,“大马拉小车”“小马拉大车”,大库楼库桶泵,中库直膨, 艰难的“动态匹配”;机组和末端控制系统来自不同厂家,“大脑”和“小脑”不协调;内卷的冷库租赁、物流市场、不够柔性的设计方案,无法应对快速市场变化。

 

 —青岛盈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监

    冷库智能仓储建设的关键在于:智能设备的合理选择,方案的合理规划,硬件的稳定,算法能力,车辆调度系统,辅助功能,融合调度能力,业务理解力,系统数据安全等。

 

 

分论坛一:《Cold Chain Boss》

 —上海棋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无论规模多么庞大,单兵突进肯定是不行的,应该去整合,去抱团,这种整合抱团不单是横向的整合,而是上下游的整合。如果我们通过一套协议能够连在一起,这样的效率就完全不一样,关键在于统一的标准。

 

钟贤柏—湖南七芒星云鲜冷链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冷链从重资产投资到重运营的转变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对专家型的企业家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最简单的库内管理和配送运输,都需要有专业团队来实现,更不要说依托我们的项目搭建一个好生态的系统,为客户真正提供有黏性的服务。所以我们说真专家时代来临,真正的轻资产运营的年代已经来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顾兆学—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常务副总经理

    在当前经济环境复杂的形势下,单靠农产品批发已经很吃力了。所以我们的战略总结出来就16个字:稳定主业、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在农产品的上游,我们用 8年的时间建了315万亩的基地,国外还有28.3万亩;在社区里面建了327个新发地便民店,开通了219辆直通车。同时执行统一品牌、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的模式,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霍青梅—北京启达乔泰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AI本身就是属于工具,场景意味着你要跟整个供应链里面运作的信息系统要特别熟悉,在信息系统任何一个环节能够衔接住,所有的接口能够指挥所有的这个智能化机器人,包括所有的体系能够运作,达成一体化的协同。

黄宗荣—上海众萃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当前,最大挑战是每个人的认知。现在很多企业都已经规模化,只选择一家合作伙伴风险就会比较大,每个城市都可以找到一个更合适的合作伙伴,所以想要存活下来,要实现两个转变,一个认知的转变,一个从做大变成要做强的转变。

 

分论坛二:《看见更大的冷链》

 —中通冷链副总裁

    什么是更大的冷链?一定是在国家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在以国央企为代表的冷链的核心资源的布局决定下,在全社会冷链物流企业合格努力协同的实施下,才能够出现的一个更大的冷链的局面,给我们所有人展开关于冷链更大的想象空间,更蓝的海,而不是今天的红海。

寿海飞—中交冷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对于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的定位是特色冷链资源综合整合者,做重资产的投资的同时也重运营,大多数企业无法形成全国性的网络,需要有一些企业来跟这些地方性的企业经营合作,利用地方性的这些资源来整合形成一个网络,就是重资产的投入加轻资产的运营,我们现在正在做这样的工作。

严智操—中化学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

央民合作,我们的职责就是把平台搭好,选好的项目,该投的就投,能够邀请相应的技术装备、技术设备方、新材料方、运营方共同来尝试。第二,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我们的资源,包括技术资源、品牌资源、管理资源,加上民企的资源,包括客商资源、企业家资源等,几个资源整合在一起。最后一点就是期望大家要坚定冷链物流行业的信心。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冷链物流事业部总经理

    现在我们集团的愿景就是航运科技企业,航运是我们一个传统的运输,航运作为一个科技,是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要通过新质生产力,包括绿色化、数字化,来进行提升我们整个集团的全程数字化供应链的能力。打造国际化的物流供应链体系是一个重大的任务,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张旭东—中铁铁龙冷链发展有限公司物流园副总经理

党的二十大以来一直在强调的是绿色发展,强调的是改革创新,强调的是高质量的发展,这些关键词都给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我们要琢磨存量经济下企业经营的模式的改变,如何互动互通互联。同时装备技术的标准化,统一化,都是痛点。

 

分论坛三:《冷链金话筒》

姚松巍—北京首发绿色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当前,整个冷链行业都在承压前行,企业需做好更充分的“打剩仗”准备,迎接随时可能到来的“洗牌时代”,整合前夜重新审视冷链人的行业情怀、企业情景、从业情绪,磨砺冷链“剩斗士”精神。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希望我们的企业永葆朝阳,我们也希望行业的明天会更好。

闵成军—北京二商肉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第三方物流在服务甲方客户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客户需求,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其次,技术要跟客户需求挂钩,不能只强调先进,要能够解决客户实际问题;第三是要节约成本,包括循环利用以及绿色低碳等问题。

张庆永—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也在升级,冷链低温产品更能够真实地反映食品的口感特点,从肉制品的角度看,冷链需求还十分旺盛。要坚守品质底线,一定要保证冷链的连续性、持续性、品质性,

不要牺牲品质来造成低价。

 —江西省供销冷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比较极端的竞争环境下,首先,通过信息化、标准化以及管理上的提升对企业进行改善;第二,跳出行业,通过多种的手段跟方式能够有一个更好的一个提升,比如供应链金融;第三,虽然说目前整体的经济形势还不是特别乐观,但作为冷链人还是要积极乐观地应对每一个挑战,相信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好。

王元鸿—浙江鲜丰农产品初加工有限公司副总裁

   在这样一个内卷的时代,企业首先要练好自己的内功,本质是提升自己运营的效率和运营的标准化;第二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在农产品这个领域里面,不难看到一套全自动的设备和系统;第三是要拥抱变化,从物流链接到供应链,最终做的就是物流供应链。

 

分论坛四:《看见真实的冷链》

唐啸峰—北纬四十七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全国物流负责人

    冷链物流行业“冷热”体感差异愈发明显,现金流成为当前冷链企业的发展命脉,如何开源节流考验企业的经营能力,当寒意袭来,企业是选择“抱团取暖”还是“抱大腿”求发展,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与困难。

 红-上海海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

    在整个市场都非常卷的环境下,增加现金流是每个企业都要考虑的问题。针对我们园区衍生出来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客户帮助客户做代采、做仓单质押以及保理业务,此外还有融资租赁,银行非常看好有产权的仓库去做创新的金融产品。

康海涛—深创投不动产公司资产部高级副总裁

    物流仓储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发行债券和保理,此外瑞思融资是2020年政府同意试运行的,也叫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截止11月底,公募瑞思有51只,规模达到1363亿元,其中仓储设施和产业园区类是和冷链物流有关的。

吕道浦—国药控股上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医药物流发展中心负责人

    从合同周期和付款周期看,药品冷链不仅属于大健康范畴,还是民生版块,履约精神非常好,账期一般在45天至半年,不会发生拖欠费用的现象,风险系数比较低。食品版块随着中间环节增多,风险系数也会变大。

刘立华—万纬物流大客户总监  

    首先,“抱团取暖”更多的是相互合作协作,取长补短,从而减少无效内卷;第二,冷链物流行业要做好专业性,做到全程不断链,所有环节可控;最后,作为冷链的服务企业,我们是链接上游和下游的,专注到这个细分的赛道,能够把我们所擅长的能做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更多的价值。

 

分论坛五:《中产冷链企业论坛》

霍青梅—北京启达乔泰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产阶层是经济社会的稳定剂,中产冷链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中小冷链企业是中产冷链的核心组成部分,关系到行业发展全局,面对行业周期性变化和新的竞争态势,如何做到“断舍离”专注核心业务,扎根北上广深,开拓二三四线,成为中产冷链的2025新课题。

 —贵州贵海冷链仓储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取舍当中,我们是重资产投入,一定要在实际运营当中优中选优,去找更符合自己合作和自己产业发展的合作伙伴来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从上游端到终端到下游端的整个链条的拉通和整个链条的参与度,来规划自己未来企业的发展。

雷良伟—保正(上海)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副总裁

从中小企业的角度看,因为每个公司都有专长的领域,要做自己擅长的,不要做大而全。通过深度专业化和标准化,在某一细分领域做强,就能够实现成本的控制和规模效应。此外,还需依托自身优势不断拓展业务,寻求更大发展。

许胜祥—华鼎冷链科技仓储事业部总监

    从企业物流到物流企业的成长过程,首先我们自建了信息化系统,从整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可视化;其次食品安全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作为第三方在面对品牌客户的时候,所以成立了质检部门;未来是想做一家科技型的食材供应链企业,用数字化重塑、赋能供应链每个环节。

秦晓俊—福建丰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首先,专业的事请专业的人做,一定要请行业的专业人才、专家、专业的机构来一起探讨企业发展,才能做好行业的发展;其次,要做到“断舍离”,把业务做专做精,不能想把所有的钱都赚了;第三就是企业要发展就会负债,必须要有资金支撑。

 

(嘉宾观点根据录音整理编辑,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