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钟带你全方位了解中国冷链物流!
来源:新疆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2021-12-06发展现状
(一)冷链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
2019年我国冷冻冷藏水产和肉制品进口量上涨至1000万吨左右,中国人吃全球的时代已然来临,果蔬、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速冻食品总产量约为12亿吨,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巨大。
(二)冷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的要求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三)行业监管力度明显加强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进一步落实了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细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食品贮藏、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史上四个最严,即最严的监管、最严的标准、最严的处罚和最严的问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推动《冷冻冷藏食品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
(四)冷链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的要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五)企业多方探索新的市场机遇
如G7和日本丸红成立合资公司天津吉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G7和丸红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车队智能化管理与运营的相关合作,发挥日本丸红在车队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全球经验,以及G7在物联网、AI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探索建立智能资产管理和运营的新服务模式,专注于智能冷链车队资产管理服务。
G7物联网挂车
双汇和冷王、开利、东风、解放、中集、红宇等六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顺丰冷运、京东冷链、苏宁物流、领鲜物流、万纬冷链、宇培供应链、郑明物流等也在进行全国性的网络布局。
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区冷链基础设施结构失衡
盲目建设冷库、购置车辆、扩充网络等导致的“吃不饱”问题还是很多,值得警惕和反思。我国冷库的整体建设发展失衡。全国冷链发展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中地区,其中,上海、山东、广东、江苏等地的冷链水平较高,冷链网络及体系相对健全;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则较为短缺,承担全国70%以上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
(二)冷链物流政策监管环境有待改善
多数中小微冷链物流企业仍面临经营困难问题,特别是用地难、用地贵,融资难、融资贵,进城难、通行停靠难等矛盾依然突出,同时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冷链政策的滞后和超前一定程度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在冷链物流用地、通行、用电等方面政策的滞后,让行业的发展步履维艰。与此同时,推行国六排放标准、配比新能源货车的政策又显超前,对冷链物流等行业的特殊性兼顾不足,导致企业既花费高额成本,又无法提高运营效率,甚至事倍功半。同时,新兴的“互联网+”物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
(三)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和装备企业的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润空间与上年相比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是客户经营压力大,物流费用不涨反降;二是薪资、社保等人力成本、租金成本与日俱增,税负、燃油、路桥费等没有降低;三是日益严苛的政策标准给大企业带来不少制约,同时却还无法全面覆盖到小微企业。
(四)企业转型升级缓慢
冷链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至关重要。冷链企业的技术装备、人员管理、经营理念都需要不断地迭代升级,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五)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
疫情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影响中国经济进而冲击全球供应链。同时由于各企业的经营运转不同程度受限,各类供货合同、服务合同、运输合同、租赁合同等的正常履行受到阻碍。不能依约履行合同一方可能有延期履行或合同变更、解除的诉求,违约风险加大。
未来选择
(一)多方协同,打造食品冷链弹性供应链体系
加强政府与多方企业的联动合作,对于食品冷链流程和方案进行梳理,建立联动合作机制,通过多方力量,保证食品冷链的流通。创新供应链组织模式,持续优化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跨行业信息共享和组织协调机制,打造多元化保供主体,继续深化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形成全球范围内的高效联动。建立明确的绿色通道及政策体系,对于应急环节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同时从政策上予以综合支持。通过多方协同,增强食品冷链的全程免疫力,打造食品冷链弹性供应链体系。
(二)需求导向,扩展食品冷链新模式、新市场
冷链物流专业性和非标性很强,大而强、小而美的企业可以共生共存。但不可否认在传统仓运配冷链物流这个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开始探寻冷链的增量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极。农产品走出去与冷链物流运输相辅相成,随着冷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较高价值的反季节产品和具有地域特色优质农产品才能不断走出区域,在全球范围内流通,距离越远,农产品价值越高,冷链运输又促进了销路拓展的实现、缓解滞销,同时全程冷链能够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在低温环境,保证安全和质量,减少损耗。据统计,当前使用冷链运输损耗率在5%左右,还有新餐饮、社区零售、跨境冻品冷链等领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技术引领,推动食品冷链科技赋能
2019年物流领域,物联网的改变已经从单一场景渗透到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场景,并进入加速阶段,冷链物流也不例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把每个物流环节的信息数字化并实现线上连接,推动冷链物流过程的透明化。通过智能科技赋能冷链每一环节,才能实现提质增效降本。
(四)携手共生,共筑食品冷链新生态
现阶段,我国属于冷链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一方面,利好政策落地需要时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市场需求还未全面爆发,消费者冷链认知仍需培育;另一方面行业已不再高速增长,增量红利在减弱,更多的将是存量博弈与优化,协同整合、构建生态将成为主要发展特征。但是危机面前,也给各位从业者一个转型升级、寻求长远发展之道的机会。行业内出现许多强强联合的案例,不仅与物流同行形成业务合作,同时也与资源方、科研机构形成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甚至跨界营销合作。打破壁垒、多方协同、重塑再造才是迎合新经济环境下,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出路。
发展现状
(一)冷链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
2019年我国冷冻冷藏水产和肉制品进口量上涨至1000万吨左右,中国人吃全球的时代已然来临,果蔬、肉制品、水产品、乳制品、速冻食品总产量约为12亿吨,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巨大。
(二)冷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的要求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三)行业监管力度明显加强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于201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进一步落实了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细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食品贮藏、运输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史上四个最严,即最严的监管、最严的标准、最严的处罚和最严的问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推动《冷冻冷藏食品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
(四)冷链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的要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陆续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关于推动农商互联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
(五)企业多方探索新的市场机遇
如G7和日本丸红成立合资公司天津吉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G7和丸红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车队智能化管理与运营的相关合作,发挥日本丸红在车队管理和运营方面的全球经验,以及G7在物联网、AI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探索建立智能资产管理和运营的新服务模式,专注于智能冷链车队资产管理服务。
G7物联网挂车
双汇和冷王、开利、东风、解放、中集、红宇等六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顺丰冷运、京东冷链、苏宁物流、领鲜物流、万纬冷链、宇培供应链、郑明物流等也在进行全国性的网络布局。
主要问题
(一)部分地区冷链基础设施结构失衡
盲目建设冷库、购置车辆、扩充网络等导致的“吃不饱”问题还是很多,值得警惕和反思。我国冷库的整体建设发展失衡。全国冷链发展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中地区,其中,上海、山东、广东、江苏等地的冷链水平较高,冷链网络及体系相对健全;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则较为短缺,承担全国70%以上农产品批发交易功能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造成冷链物流在生产源头缺乏预冷。
(二)冷链物流政策监管环境有待改善
多数中小微冷链物流企业仍面临经营困难问题,特别是用地难、用地贵,融资难、融资贵,进城难、通行停靠难等矛盾依然突出,同时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冷链政策的滞后和超前一定程度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在冷链物流用地、通行、用电等方面政策的滞后,让行业的发展步履维艰。与此同时,推行国六排放标准、配比新能源货车的政策又显超前,对冷链物流等行业的特殊性兼顾不足,导致企业既花费高额成本,又无法提高运营效率,甚至事倍功半。同时,新兴的“互联网+”物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需要。
(三)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
很多冷链物流企业和装备企业的营收有所增长,但利润空间与上年相比却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是客户经营压力大,物流费用不涨反降;二是薪资、社保等人力成本、租金成本与日俱增,税负、燃油、路桥费等没有降低;三是日益严苛的政策标准给大企业带来不少制约,同时却还无法全面覆盖到小微企业。
(四)企业转型升级缓慢
冷链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至关重要。冷链企业的技术装备、人员管理、经营理念都需要不断地迭代升级,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五)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
疫情不可避免地会通过影响中国经济进而冲击全球供应链。同时由于各企业的经营运转不同程度受限,各类供货合同、服务合同、运输合同、租赁合同等的正常履行受到阻碍。不能依约履行合同一方可能有延期履行或合同变更、解除的诉求,违约风险加大。
未来选择
(一)多方协同,打造食品冷链弹性供应链体系
加强政府与多方企业的联动合作,对于食品冷链流程和方案进行梳理,建立联动合作机制,通过多方力量,保证食品冷链的流通。创新供应链组织模式,持续优化跨部门、跨区域、跨国界、跨行业信息共享和组织协调机制,打造多元化保供主体,继续深化与周边区域的合作,形成全球范围内的高效联动。建立明确的绿色通道及政策体系,对于应急环节规范操作流程和标准,同时从政策上予以综合支持。通过多方协同,增强食品冷链的全程免疫力,打造食品冷链弹性供应链体系。
(二)需求导向,扩展食品冷链新模式、新市场
冷链物流专业性和非标性很强,大而强、小而美的企业可以共生共存。但不可否认在传统仓运配冷链物流这个存量市场,竞争激烈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企业开始探寻冷链的增量市场,寻找新的增长极。农产品走出去与冷链物流运输相辅相成,随着冷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较高价值的反季节产品和具有地域特色优质农产品才能不断走出区域,在全球范围内流通,距离越远,农产品价值越高,冷链运输又促进了销路拓展的实现、缓解滞销,同时全程冷链能够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在低温环境,保证安全和质量,减少损耗。据统计,当前使用冷链运输损耗率在5%左右,还有新餐饮、社区零售、跨境冻品冷链等领域,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三)技术引领,推动食品冷链科技赋能
2019年物流领域,物联网的改变已经从单一场景渗透到全生产要素、全产业链、全场景,并进入加速阶段,冷链物流也不例外。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把每个物流环节的信息数字化并实现线上连接,推动冷链物流过程的透明化。通过智能科技赋能冷链每一环节,才能实现提质增效降本。
(四)携手共生,共筑食品冷链新生态
现阶段,我国属于冷链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一方面,利好政策落地需要时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市场需求还未全面爆发,消费者冷链认知仍需培育;另一方面行业已不再高速增长,增量红利在减弱,更多的将是存量博弈与优化,协同整合、构建生态将成为主要发展特征。但是危机面前,也给各位从业者一个转型升级、寻求长远发展之道的机会。行业内出现许多强强联合的案例,不仅与物流同行形成业务合作,同时也与资源方、科研机构形成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甚至跨界营销合作。打破壁垒、多方协同、重塑再造才是迎合新经济环境下,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