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60亿都无法拯救!中国首家生鲜电商因何轰然倾倒?

来源:首席商业评论 2020-11-03


众所周知,生鲜电商离不开冷链物流。如果把生鲜电商比喻成赛车,那么冷链物流就是它的赛车道,而像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优选等各大电商平台就是赛车手。实际上,生鲜电商的赛道并不全是坦途,充满崎岖。赛车手的座驾也差别很大,有人开超跑,有人开三轮。也有志存高远的人,想把这条崎岖赛道变成高速路,那就是易果生鲜。


然而,就在生鲜电商赛道上马达轰鸣热浪四起的时候,作为我国首家生鲜电商,易果生鲜的马达声却戛然而止,宣布破产重组。


想要深入探索其破产原因,就要看清它的前世今生。易果曾经是被阿里寄予厚望的“养子”,不仅通过多轮融资注资数亿,更是一度将天猫超市的运营权独家授予易果,可以说是对易果赏识有佳。


对于一朝破产的原因,外界的猜测是,阿里放弃了易果生鲜这个“养子”,转为扶持“亲生孩子”盒马生鲜。而内部员工则认为是,阿里用赛马机制角逐出了胜者,易果败下阵来。


通过收集多方信息,抽丝剥茧,我们尝试解开这个谜题。

1


生鲜赛道杆位选手


早在2005年,“易果生鲜”就出现在了上海的生鲜市场上,彼时淘宝、京东才刚刚起步没多久,网购也还是新鲜事物。后来,那一年被称为“中国生鲜电商元年”。


当时的易果虽然品类单一只做水果,但是一家独秀,没有什么竞争对手,前途一片光明,市场越做越大。


四年后的2009年,易果业务不断扩张,逐渐实现了生鲜全品类经营,易果也在一年后获得了天使轮的融资。


实际上,2009年对于互联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国内3G的出现让移动互联网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人们收入在提高、生鲜需求在提升,市场不断扩大。2010年至2012年,天天果园、本来生活网、京东生鲜等相继成立。


之后三年里资本持续涌入、多家企业跨行进军。每日优鲜、一米鲜成立并获得融资,天猫、一号店、京东到家、美团等都布局了生鲜领域。


就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候,易果生鲜创始人金光磊认为:“明显看到生鲜消费的势头有点起来了,我们判断,如果再埋头做下去,只会是个小而美的生意,需要通过外部的资本来扩大规模。”恰逢阿里也在寻找生鲜电商领域的机会,双方一拍即合。


合作后,阿里从2013年到2017年先后参与了易果A轮到D轮的融资,其中单单D轮融资就高达3亿美元。阿里还曾将天猫超市生鲜的独家运营权交予易果,年订单量因此增长高达400%。但是,易果的业务严重向阿里倾斜,其九成订单来自天猫超市。

2


驶入冷链物流赛道

易果在阿里“失宠”的导火索,是其业务从C端转向B端。而易果内部也看好转向B端。


易果生鲜的创始人金光磊曾经公开说过,易果要做生鲜新零售的“军火商”。加强供应链建设,为合作伙伴赋能。


易果的前项目经理表示:“当时,听说要专门做B端,大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易果的品类做得多了,为了降低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做B端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B端的货有一个不错的量。不像B2C是多批量、小批次的订单。”


这个项目经理还回忆到: “2017年,公司定的目标是做到100亿GMV,那时候压力是比较大的,因为前一年只做了37亿左右。线下B2B占的市场份额比线上要大得多,转向B端是一个看起来不错的选择。”


实际上,想要做好生鲜的B端,冷链物流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毕竟生鲜与其他产品最大的不同是,它需要保证足够的新鲜度,在存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极易产生损耗,冷藏是生鲜产品物流的必要环节。


但是,生鲜冷链物流的成本远高于普通物流,业内就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得冷链者得生鲜电商天下。


易果的冷链物流布局比较早。2015年,易果将原本的物流部门升级为安鲜达物流公司,专注打造冷链物流。2016年,易果建立了云象供应链,目标是将它打造成全球生鲜采购供应链平台。

天猫在2017年投入了3亿美金,也是为了补齐易果的冷链物流资源。当时双方的设想是:“易果生鲜的冷链物流将成为‘航母级’的生鲜冷链物流平台。”

3


不堪重负的成本

易果花重金打造的安鲜达,是想要做成“全品类、全场景、全链路的冷链物流一站式服务平台”。如此宏大的愿景,终成一个烧多少钱都填不平的巨坑。


首先说这“全链路”的坑。


安鲜达的全链路涉及了仓储、质检、产品加工包装、配送服务等。


关于仓储,不同的生鲜产品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安鲜达的冷链仓库设置了常温、冷藏、冷冻三大温层,并细分出了六大温区。


关于质检,安鲜达有专门的质检团队,标记产品的最长保质期并反馈给配送人员,以保证生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时是没有变质的。


关于产品加工包装,为了从源头做好品控,安鲜达在农产品产地建立仓库。但因为采购回来的是大包装,消费者购买时有不同需求,所以还需要加工再包装。


关于配送,安鲜达有自己的配送队伍,能够覆盖订单量大而密的城市,冷链配送过程中还有泡沫箱和冰袋等材料。


再来说这“一站式”的坑。


自建的五千平米冷库,设置了六大温区。物流分为三级,也就是原产地、区域配送中心和终端配送站点,也都需要减仓。再加上运输过程中的冷链专用车、质检、加工包装等成本,还有不可控的损耗等,总成本可想而知。


再用全链路去覆盖全品类,这个规模就更大了。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生鲜品类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想要覆盖全品类,就像在全国建立高速公路网,如此庞大的工程,即便强如阿里,也很难应对。


易果也因此跌入高成本的巨坑,经过7轮融资获得的60亿元,也没能把易果拉出坑来,破产重组时,易果账面上仍有23亿的负债存在。

4


“全链路”未产出效益

中国研究中心有一项关于生鲜电商的研究数据表明,大约4000家生鲜电商平台中,仅有4%能够实现营收平衡,亏损者高达88%,能够实现盈利的只有1%。


国内外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国内生鲜产品的流通长期以来因缺乏专业冷链设备,导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仅为5%、15%、23%,造成相应损失上千亿元。而国外发达国家果蔬冷链流通率在95%以上,肉食品和水产品冷链流通率达到100%。


安鲜达截至2017年已建成7个区域仓,其中仅上海一个城市就拥有40个物流配送站点。但残酷的现实是,这条冷链并没有为易果带来足够的回报。


易果员工表示,易果交出了天猫超市的运营权,转为向盒马供货,使用的就是这条冷链。但是,盒马也在使用别的物流。也就是说,一种商品,两拨人在供货。有些供应商会更便宜些,盒马就渐渐选择那些供应商,易果的货也就越来越少。


站在内部员工的角度分析,安鲜达的这套冷链物流,其实存在不少问题。最初,安鲜达依托于易果的企业物流,当它在转型做社会化物流时,在系统底层架构、物流的运营能力等方面都出现了问题。仓内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全链路物流涉及多个环节,也给管理上带来了考验。


内部员工还认为,更严重的问题是安鲜达的仓库管理系统(WMS)是按照纯甲方的、生产型企业的标准来研发的,当安鲜达面对第三方业务,跟主流市场的商家对接时,便暴露了很多问题。

5


重复建设还是融合发展?

易果斥巨资为冷链物流“修路”,为什么没人愿意走呢?商务部专家、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洪涛教授的解释一语道破天机:这套冷链物流可能涉及了重复建设,导致大家对它的依赖度没那么高。


实际上,我国的线下生鲜市场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本身具有冷链物流设施。近些年线上电商不断涌现,他们打不通已有的冷链物流环节就想自建,这就造成了某些领域的重复建设。


相比于易果自建一整套冷链物流体系,专家更看好盒马的模式。盒马鲜生一般在全国大批量的进货,再分散发送到全国的盒马门店,成本就比较低了。一方面,不需要在上游自建仓库,而是与当地企业合作,另一方面,盒马自己的物流大多建在离消费者近的那端。


对于生鲜电商的未来,专家认为,电商平台应该与供应链有机融合起来,做到高度信息化的前提下,实现每个环节的无缝衔接。


站在历史的角度回看易果,它的积极探索对于生鲜行业来说依然有很大的意义。 毕竟易果想要打造的,是一个理想的生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