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4年09月22日 星期日

巨头物流之战:菜鸟、京东物流和顺丰战事升级

来源:财经杂志 2018-06-06

10万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低效的产业环节,以及电商业务的高度协同性,令中国电商巨头对改造物流行业充满兴趣。

“我们将投入上千亿元,如果一千亿不够,那我们就再投资几千亿。”5月31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再次表示,要将中国占GDP15%的社会化物流成本降到5%以内。这一目标由时任菜鸟网络CEO童文红在两年前首次提出。

近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也表示,京东的第一个核心诉求就是把整个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再降到5%以内,让京东成为社会物流基础设施提供商。

2017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2.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14.6%。发达国家一般为6%-7%。

​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将“5%”作为各自物流业务的未来目标。过去几年,阿里巴巴旗下菜鸟网络、京东集团旗下京东物流都是中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最积极的参与者。在阿里巴巴的履带战略中,菜鸟网络将是整个阿里接下来十年的重要增长点;京东物流对于京东而言也是如此。


物流是继电商、金融、云计算后的又一个国家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机会。

中国民营物流业的发展最早是从国有垄断企业的低效中抢夺市场,此后最直接的驱动力是电商业的发展。

10万亿元规模的物流行业的细分领域众多,包括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等。近年来,销售物流的产业链正在整体重构,从仓储、运输、配送到物流信息、货物管理等各个环节都因技术、资本、创新能力更为强大的互联网巨头进入而变革。

京东物流、菜鸟、顺丰的摩擦正在升级。在中国上演亚马逊和联邦快递之间的“相爱相杀”,但它们并非是在存量市场上进行巷战,龙头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多体现为如何改造和重构物流行业的模式竞赛。

从模式上看,三者代表着三种探索未来物流模式的不同方向:菜鸟最晚起步,优势在于物流平台模式的低成本和高速扩张性,挑战在于协同效率;京东物流胜在仓配一体化带来的体验和效率,但投入成本高昂;顺丰在运输网络的效率方面拥有优势,但错过了整个电商爆发期,缺乏商流和信息流。

从体量上看,三者都在中国民营物流领域中被给予“准龙头”的期望。京东物流、菜鸟网络在一级市场上的估值分别为1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5亿元)、1325亿元人民币,顺丰市值在2100亿元人民币左右。

在民营物流领域的龙头竞争时代,竞争方式已从草莽时期的价格战升级为资本战,以及业务和战略上的卡位战;竞争范围也从围绕着快递业的局部战争,演变为产业链上下游、甚至是跨界的战争;而互联网巨头的参与,则直接让战场升级至数据、技术、资本和商业模式等全方位的竞争当中。

随着快递一线企业的上市,中国快递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提高,形成利于快递龙头企业的市场格局。而零担市场规模更大,也更分散,这给了顺丰及通达系等一线快递企业进入的机会。


菜鸟的联盟

成立于2013年的菜鸟网络通过搭建物流平台与仓储建设,开放其他物流环节的模式形成了一支业务量庞大的菜鸟物流联盟。

平台模式的发展难点在于协同与效率,而维护菜鸟联盟这张物流网络的牢固关系和运行效率,资本是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有效工具之一。

5月29日晚,阿里巴巴及菜鸟网络宣布向中通快递战略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双方表示,将围绕新零售的快递、末端、仓配、跨境等物流服务展开合作,并在智慧物流方面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水平。

5月31日,马云宣布菜鸟将建设一张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其中包括,在中国国内打造一个24小时的货运必达的网络,实现(占GDP)5%以下的社会物流成本。以及,沿一带一路、按e-WTP(电子世界贸易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实现72小时到达的全球物流网络。

在菜鸟联盟中,除了业务合作之外,阿里巴巴及菜鸟网络还与不少物流企业存在投资关系。

除最近投资的中通快递外,还包括快递领域的圆通速递、百世物流、全峰快递;大件物流领域的日日顺物流;跨境物流领域的递四方,以及新加坡邮政旗下冠庭国际物流;供应链物流领域的心怡科技、北领科技物流、快仓;干支线运输领域的卡行天下、运满满(已与货车帮合并);末端物流领域的速递易、万象物流、晟邦物流;即时物流领域的点我达、蜂鸟配送等。

“我们在不断投资物流公司,可能是对中国(物流业)未来最有信心的公司之一,因为只有对未来有信心才敢于投资。”马云称。

如果资本工具运用得当,菜鸟将能形成一套独特的“飞轮效应”:第一个飞轮是,菜鸟平台成为投资前哨,通过物流平台捕捉到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通过投资获得更好的标的收益及业务协同,从而带动菜鸟网络变得更庞大、牢固和协同效率更高;第二个飞轮是,菜鸟平台通过与更多的物流企业进行业务合作、资本合作,得到更多的信息数据积累,从而带动菜鸟平台的信息基础变得更丰富;第三个飞轮是,通过菜鸟平台的发展带动电商及新零售业务的发展,从而积累更多的订单,使阿里系成为更为强大和优质的物流订单池,从而对更多物流企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京东物流走出京东

物流战局是京东和阿里电商业务战争的延续战场,也是零售业升级的基础设施竞争。在阿里的新零售战略中,淘宝为“天”,菜鸟为“地”;而在京东的无界零售理念里,无界物流也是最重要的基石。

京东物流在电商领域占据了高端物流服务的品牌认知,但投入成本将成为其开放战略的挑战,规模效应、模式创新和无人技术应用将成为其突围路径之一。

从物流模式上来看,京东物流和菜鸟网络分别属于自营和平台模式的相反两端,但它们正变得越来越像——京东物流同样也构建起自己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同时向第三方商家开放服务,往平台化发展;而菜鸟网络正通过与物流企业的深度业务合作,以及股权资本上的合作,提高物流能力的协同性。

“模式上会越来越像,但并不完全一样。”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表示,“菜鸟从数据角度切入,京东物流是从仓配出发,两家经营理念完全不一样。”

京东自建物流最早可追溯至2007年,持续十余年的投入,物流体验的差异是它成为阿里巴巴重要对手的重要原因。此前,京东物流只服务商城的自营业务,在全面开放和独立运营后,京东物流进入扩张期。

自2016年底,京东物流对京东商城第三方卖家全面开放,京东物流的品牌开始独立出现;2017年4月,京东物流成立子集团独立运营,王振辉任CEO;2018年2月14日,京东物流完成A轮融资25亿美元,为物流行业最大单笔融资,投后估值134亿美元。

京东物流在独立运营的一年时间里增加了400万平方米仓储,而京东此前数年所累积的仓储面积不过600万平方米。按照京东物流的开放规划,五年内计划达到1000亿元规模。

京东物流在2018年的第一项重点工作是将物流能力产品化,应对商家客户需求和增长。据悉,2018年京东将成立物流地产基金,通过第三方的资金来建设更多的物流仓储,以及通过共享仓、云仓和前置仓库等创新模式降低仓储投入成本。

“目前在整个中国范围内,唯一一家有资格称得上覆盖全国物流体系的,只有京东物流一家,没有第二家。”刘强东称,其他的要不就是快递公司,要不就是仓储公司,要不就是快运公司,它们都只能提供物流服务里面的一个类别,或是一个产品。而京东,无论是大件物流还是中小件物流,从冷藏冷链物流到短距配送O2O物流,到跨境物流到快递,京东物流全部覆盖,而且覆盖能力遍及全国。

目前,京东物流的产品体系包括供应链、快递、快运、大件、冷链、跨境、客服、售后等物流产品和服务,以及物流科技、物流数据、云仓等物流科技产品。

正在走出京东的京东物流是民营物流领域一支极具竞争力的力量。不过,一名券商分析师表示,京东物流的模式难点在于如何控制成本,仓储成本或许能产生规模效应,但直营模式下,人力成本只会随着业务的扩张而继续增加。京东物流目前员工在14万人左右,预计到2018年底会达到19万人。


顺丰内外开战

对于追求独立和富有野心的顺丰而言,一块更大的蛋糕里,是一个更重运营、资本和创新速度的战场,那里有比通达系更富互联网商战经验和实力的对手们。

作为中国快递业龙头,顺丰正面临快递业内部竞争,以及外部与电商物流和零担龙头跨界竞争。“在民营物流领域中,可以想见京东物流和菜鸟网络将会越来越强大,但顺丰会是未来市场格局的一个变量。”一名物流行业人士表示。

菜鸟网络和京东物流两大物流开放平台的竞争是对顺丰及通达系等物流企业的最好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它们成为双方都想拉拢,至少是重视的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通达系内部正在出现差异化,中通、韵达等市场份额增长较快的公司正在加速直营化,以及加大对物流服务质量的投入。而通达系也正在改善过度依赖平价电商件的单一订单来源,存在向高端市场迈进的动机。

面对来自快递业内部的竞争,顺丰采取的策略是加筑在运输时效性的护城河,而非反击。

目前,顺丰显然已经意识到主要对手已变为电商物流,它将科技投入列为2018年重点经营计划之首,同时将“打造物流科技集团”定位战略发展的首要目标。2017年,顺丰在科技方面投入共计16.04亿元,——这是顺丰在年报中特别披露的一项数据。

​在2017年与菜鸟网络的数据之争后,顺丰正加速构建自己的数据能力,2018年4月26日顺丰控股公告,与八家供应链企业签署《关于设立超级大数据合资公司之股东协议》。

顺丰的战争不止于主营快递业务、数据和创新技术维度的竞争,还在于它向外开拓的新增业务。据2017年财报显示,顺丰的新增业务包括,供应链管理服务(开发中)、重货业务、冷运业务、国际业务、同城业务。

庞大的物流市场规模中,大宗物流占比最大,整车、零担快运的市场也大于快递市场。随着快递一线企业的上市,中国快递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提高,形成利于快递龙头企业的市场格局。而零担市场规模更大,也更分散,这给了顺丰及通达系等一线快递企业进入的机会。

顺丰控股在2015年正式推出重货运输产品,2017年重货产品不含税营业收入净额达44.02亿元,同比增长79.93%,合作的大客户主要有尚铭电器、九牧厨卫等。5月12日,顺心捷达正式亮相,这是一家由顺丰与新邦物流合作的一家以加盟制为主的零担快运公司。

而另一新增业务冷运和同城业务,则是顺丰直营模式的衍生。直营模式的缺点在于资本开支太高、管理半径不足、管理成本高昂,因此只能选择高端客户市场。而着重物流服务质量的冷运市场和着重时效性的同城市场,都是最能体现直营模式效率优势的细分市场

截至2017年末,顺丰冷运网络覆盖104个城市及周边区域,目前服务于生鲜食品、医药行业。2017年冷运业务不含税营业收入达 22.95亿元,同比增长 59.70%,客户主要包括麦当劳、双汇、顶新,以及哈药集团、华润三九、赛诺菲制药、广药集团等。

相比其他巨头,顺丰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作为一家快递业起家的巨头,曾用高成本、高利润的直营模式在价格战时期甩开同行,拥有行业中网络控制力强、稳定性高、非常独特稀缺的综合性物流网络体系,同时也是物流行业中十分具科技实力的企业,但它现在所面对的是电商物流的平台级玩法,比拼的是全产业链生态的打通,数据、技术等物流产业新要素的较量,它比任何人都更需要盟友和新的增长点,然而却强敌环伺。

无论是重货、国际、冷运和同城业务,对于追求独立和富有野心的顺丰而言,一块更大的蛋糕里,是一个更重运营、资本和创新速度的战场,那里有着比通达系更富互联网商战经验和实力的对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