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广西:推动冷链物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2018-04-19

4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 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区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形成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南菜北运”、粤港澳等为主线的跨境、跨省冷链物流大通道;全区冷库库容量达到150万吨,冷藏车达到2500辆;新培育和引进全国冷链物流龙头企业5家以上;现代化冷链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实现试运行,冷链服务全程可视、可追溯体系初步建成;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显著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意见》提出了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构建冷链流通大通道、加快培育冷链物流主体、提高冷链物流国际化水平、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创新冷链物流管理体制、加大冷链物流行业监管力度九大任务,对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冷链物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有着重要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


(桂政办发〔2018〕3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国办发〔2017〕29号)精神,推动我区冷链物流行业规范健康发展,保障生鲜农产品和食品消费安全,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促进农产品流通、保障食品安全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应用为支撑,以规范强化监管为保障,着力构建符合我区实际的“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促进农民增收,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新动力。发挥政府部门在规划、标准、政策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和监管作用,为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问题导向,补齐短板。聚焦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等突出问题,抓两头、带中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贯通一、二、三产业的冷链物流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规范发展。鼓励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创新经营模式,发展供应链等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全面提高冷链物流行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区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衔接顺畅的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形成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南菜北运”、粤港澳等为主线的跨境、跨省冷链物流大通道;全区冷库库容量达到150万吨,冷藏车达到2500辆;新培育和引进全国冷链物流龙头企业5家以上;现代化冷链物流综合信息平台实现试运行,冷链服务全程可视、可追溯体系初步建成;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显著提高,腐损率明显降低,食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重点任务

(四)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以南宁市为全区冷链物流中心枢纽,逐步构建和完善覆盖全区农产品主要产地和销售地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围绕果蔬、水产品、肉类等农产品主产区,支持供销社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加快补齐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鼓励区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冷藏冷冻、流通加工冷链设施。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城市和沿边沿海地区改造升级或适度新建一批冷链物流园区,推动冷链物流行业集聚发展。在城市周边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生鲜农产品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鼓励大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建设完善停靠接卸冷链设施,鼓励商场超市等零售终端网点配备冷链设备,推广使用冷藏箱等便利化、标准化冷链运输单元。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食品药品监管局、供销社,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构建冷链流通大通道。对接东盟国家,连接北京、上海、重庆、广州等国内重点城市,在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水运的枢纽节点进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支持冷链物流通道沿线的冷链设施建设,构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冷链物流通道、“南菜北运”冷链物流通道、粤港澳冷链物流通道,大力发展“国际海运+冷链班列+公路短驳”等多式联运,形成我区冷链物流大通道体系。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快培育冷链物流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精准招商,以市场为主导,培育和引进一批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专业服务能力强、具有品牌优势的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资产重组、业务融合和流程再造,培育壮大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加强基础设施、生产能力、设计研发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优化冷链流通组织,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由基础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大型批发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利用自有设施提供社会化的冷链物流服务,开展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经营模式创新,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设施,提高城市冷链配送集约化、现代化水平。鼓励冷链物流平台企业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与小微企业、农业合作社等深度合作,为小型市场主体创业创新创造条件。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食品药品监管局、供销社,广西邮政管理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提高冷链物流国际化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的交流,推动与东盟国家、港澳地区冷链物流合作。开通北部湾港至东盟国家的海上“穿梭巴士”,构建通畅安全的中国—东盟海上冷链物流通道。以凭祥、东兴等沿边口岸为依托,推动开行广西—东盟冷链物流班列和公路冷链物流专线。依托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布局建设一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服务生鲜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优化查验流程,提高通关效率。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南宁海关,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健全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落实好国家出台的果蔬、肉类、水产品等易腐食品温度控制强制性标准。研究制定并尽快实施我区重点果蔬、生鲜肉制品、水产品等易腐食品温度控制地方强制性标准,探索制定易腐农产品产地预冷作业规范、技术要求和低温食品、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要求。鼓励我区冷链物流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联合制定高于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的操作管理规范,并积极争取转化为地方标准,乃至上升为国家标准。按照国家冷链物流服务管理规范要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骨干龙头企业作用,制定适合我区冷链物流发展需要的地方服务管理规范。积极推动冷链运输设施和技术装备标准化,加快标准化托盘、周转箱、冷藏箱等运载单元在冷链物流运输、仓储和配送流程中的应用。组织冷链物流企业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加强相关标准的宣传推广。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卫生计生委、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提升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冷链物流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参与冷链物流产品监控、追溯系统、大数据平台、交易平台等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智慧物流生态圈。鼓励生鲜企业利用信息平台开展大数据分析,合理安排采购、库存、配送,拓展线上交易和线下物流终端配送增值服务,提高供应链全程管控能力。鼓励有关大型物流企业整合产品、冷库、冷藏保温车辆等资源,实现市场需求与冷链资源高效匹配,提高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并逐步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接,实现区域间、政企间、企业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加强卫星定位、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冷链物流运输中的应用,提高冷链物流设施智能化水平和信息采集能力。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快冷链物流技术装备创新和应用。加强对生鲜农产品保鲜技术工艺、绿色防腐技术与产品、新型保鲜减震包装材料、移动式等新型分级预冷装置、多温区陈列销售设备、大容量冷却冷冻机械、节能环保多温层冷链运输工具的研发和推广。积极推行国际标准化冷链物流装备运用,大力推广应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拣选、托盘共用、智能配送、运输管理与跟踪等先进物流设备和技术。改造提升大型冷库设施,实现全封闭式作业。提高冷藏运输车辆专业化、轻量化水平,加速淘汰不规范、高能耗的冷库和冷藏运输车辆,取缔非法改装的冷藏运输车辆。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科技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质监局,广西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创新冷链物流管理体制。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积极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先照后证”和承诺制,精简程序,优化流程,为开办冷链物流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登记服务。(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商务厅、工商局,南宁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大冷链物流行业监管力度。加强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等部门的监管执法协调联动,实现冷链全程有效监管,建立全程质量检查与监督机制。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严格实施生鲜、冷鲜、冻鲜农产品全程监控与质量追溯、市场准入制度,在零售企业、餐馆酒店等关键环节把好准入关,全面实施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制度,并建立进货台账。建立冷链物流企业信用记录,并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和应用,将企业信用信息归集至自治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通过“信用中国(广西)”网站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广西)依法向社会及时公开,积极探索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进行联合惩戒。(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公安厅、农业厅、交通运输厅、工商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南宁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政策支持

(十三)降本增效补短板。

——土地政策。全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急需建设的冷链物流项目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用地布局、用地审批、不动产权登记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和指导。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冷链物流园区、预冷和集配中心、配送中心等项目,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用地。冷链物流项目用地可参照工业用地价格标准执行。田间地头的果蔬预冷设施(原则上占地不得超过400平方米),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可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人防办,各市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用电用水用气政策。冷链物流企业的用水、用气价格执行与工业同价政策;受电变压器容量在315千伏安以下的执行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在315千伏安(含)以上的执行一般大工业用电价格。有留存电量实施条件的市、县(市、区)应积极将本地冷链物流企业纳入享受留存电量用户名单。支持符合准入条件的冷库用电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物价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高速过路费政策。全面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自治区公安厅、交通运输厅、物价局、质监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税费政策。冷链物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50%,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条件的,开展研发活动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冷链物流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折旧、支付过路过桥费、财产保险费时取得合法有效抵扣凭证的,允许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自治区地税局、国税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强化金融服务促发展。积极探索新型投融资模式,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冷链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规范开展金融创新,在有效管控风险的前提下,积极开发适合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融资产品。对为小型、微型冷链物流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担保机构和提供融资租赁服务的融资租赁企业,由自治区相关部门依标准予以补助。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冷链物流企业上市(挂牌)和发行企业债券。探索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市场化方式设立各类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基金,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将积极参与投资,支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商务厅、金融办,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银监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推动项目落地见实效。筛选一批辐射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示范带动作用突出的冷链物流项目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进一步健全项目推进机制,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内重点冷链物流项目的协调推进和跟踪落实,定期报送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发挥效益。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各市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责任单位要充分认识冷链物流对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作用,抓紧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把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发展作为稳增长、促消费、惠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自治区商务厅要会同相关单位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冷链物流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商务厅,各设区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加大财政支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家现代物流专项基金等投入,统筹安排自治区服务业发展等资金,鼓励各市县人民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具有公益性和带动示范作用强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建设。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各市县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强人才培养。积极促进企业、行业协会、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高校、科研机构间的产学研合作对接,开展冷链物流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形成多层次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中职学校(含技工院校)等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探索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冷链物流相关人才的实践技能,培养大量符合我区区情的基础型、服务型、综合应用型、管理型冷链物流人才。鼓励引进冷链物流中高端人才,符合条件人员可按规定享受我区引进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大型卖场、连锁超市、批发市场、标准化菜场、物流企业、农业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从业人员的冷链知识技能培训,提升实施冷链物流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冷链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