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5年01月11日 星期六

农产品电商助推品质消费升级,冷链物流仍面临“三高”

来源:中国商报 2018-03-2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者观念升级变迁,当前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必需品,而是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种”易“卖”难 

据《2018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提出,农产品的品质消费促进了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反过来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品质消费的升级。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再获得丰收,农产品总量超过211828.2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然而,虽然农产品产量再创新高,“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的问题却同时存在,中国农业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如何在种得好、养得好、加工好的前提下还能卖得好成为当前农业整体面临的重要问题。

据了解,2017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转型、升级、外迁中发展,许多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外迁动荡中发展,相对其他产品批发市场而言,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交易额仍然在稳步发展中,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大约占据70%左右的比例。

​2017年,全国共有4469个功能比较完备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13个国家级产地批发市场,30多个田头市场。

2017年商务部、农业部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商务部确定了49家公益性农产品示范市场、21家公益性农产品示范(零售)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市场都在探索各种不同模式的网上交易。传统农产品市场开展网上交易业务,一定程度上也拉动了整体的交易额。

如“深圳农产品”公司旗下批发市场农副产品年度总交易量超过3000万吨,年度总交易额超过1800亿元,约占全国规模以上批发市场交易总额的10%。

在农产品电商的大范畴中,生鲜品类成为难以忽视的一大板块。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其中农产品的网络零售交易额占20%,生鲜农产品的表现十分抢眼。

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已经有4亿人左右。生鲜消费以一二线城市为主,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年轻用户成为主力人群,中产阶级家庭为线上生鲜消费的主力,个人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占43.6%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2017年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商规模达到1391.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50%,预计2018年将超过1500亿元。2017年生鲜电商市场发展迅速,自2013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呈现逐渐趋缓的态势。

随着生鲜平台的不断创新,消费者线上购买生鲜更加便利,体验更加多元,生鲜电商平台供应链布局越来越深,线上线下融合更加紧密,场景化的消费需求日渐明显,成为生鲜电商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创造生鲜场景、一小时到达、即刻赔付等创新服务不断涌现,消费体验将不断地升级。

冷链物流仍面临“三高” 

虽然农产品电商正在驶入快车道,制约其发展的“老问题”仍旧存在。

有相关报道指出:2017年我国冷链体系的不健全已然成为物流企业前进的阻碍,由于政府多个部门管冷链,众多企业盲目投资,导致农产品冷链领域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同时存在,全国农产品冷链体系“不缺资源缺整合”。

交通运输部2018年2月7日指出,2017年全国物流成本降低了881.6亿,2018年将确保降成本不低于2017年的水平。

然而,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仍然较高。由于冷链物流除了专业化程度不高,我国冷链物流还存在企业运行成本高,经营心态浮躁等问题。

路桥费、燃油费、人工费等逐年走高,三者加起来占到冷链企业总收入的80%以上,已成为压在冷链物流企业身上的大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心态的浮躁,在支出方面精打细算,很少有企业主动在信息系统、设备升级、人才培养、服务提升等方面加大投入。

同时,2017年我国农产品冷链在农村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农产品物流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比例只有1.58%,但是农村物流不足与过剩存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前冷链物流是不缺资源缺整合。

2017年,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老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如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步晚、基础薄弱、市场规模不大、行业集中度不高、专业化水平不高。“卖不了、运不出、储不行、成本高、亏损大”等现象仍然存在。

针对农产品冷链物流当前面临的障碍,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

商务部2018年1月公布了4个“农产品冷链流通标准化示范城市”:厦门市、成都市、潍坊市、烟台市,未来还将在10个城市进行冷链物流试点。

未来,我国农产品电商的转型升级将进一步加快、农产品冷链电商将在示范中不断得到推广、农产品电商将实现“五大融合发展”,即内外贸融合、网上网下融合、硬件软件融合、跨业态的融合与电商品牌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