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口岸最大单体冷库投入运营,仓储能力达12万吨
来源:大连天健网 2018-03-22近日,仓储能力为12万吨的大连市最大单体冷库——大连港毅都冷链二期1号冷库正式投入运营。由此,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区冷库规模已达到40万吨。
冷链物流作为大连市推动“四个中心”建设、发展高端服务业的重要战略之一,是港口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重点产业,更是把大连港建设成为现代高端服务功能融合发展载体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冷链物流利好政策频出,在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大连港着眼长远、提前布局,冷链物流建设与发展如火如荼。
大连港毅都冷链二期项目于2014年破土开工,2017年1号冷库完成竣工验收,并相继获批国家质检总局进境水果指定查验场地、进境肉类产品备案库作业资质。今年1月份,1号冷库及集装箱堆场顺利通过“海关监管场所”验收,成为大连海关辖区内第一个在“232号新管理办法”下获批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标志着二期项目在监管层面已具备投产条件。毅都冷链二期场地投产后,为口岸增加12万吨的冷库库容、60个温控查验平台。其中10.5万吨低温库和1.5万吨高温库的有效规划,将实现二期项目智能化仓储系统的分温层控管升级。
本着为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一站式冷链物流服务原则,毅都冷链二期项目的作业模式较原有方式有了很大突破。自动化场站管理系统的入驻,实现了检验检疫及海关分卸、分流、放行等指令的电子化对接,客户也可在场内利用自助查询系统及时了解货物信息,预约作业功能平台和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则有效避免了信息阻滞问题,减少了客户的时间成本。而与保税港区传统的保税监管模式相比,二期项目实施非保税监管,以此优化通关流程,可以极大提升冷链货物通关效率,节省物流操作成本。
目前,大连港已经形成国内沿海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技术最先进的大窑湾保税港区冷链物流中心,也是国内唯一一个集保税港区、专业冷藏船泊位、集装箱码头及冷库群于同一区域的专业化冷链物流中心。包括大连港毅都冷链公司在内的百余家国内外物流企业产品驻入大窑湾冷链物流园,服务功能涵盖水产品、水果、肉类等各货种的保税仓储、国际中转、国际贸易与分拨配送,冷链物流园区内冷库规模已达40万吨,预计2020年形成100万吨级冷库群及冷链物流配套产业群。
大连港具备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丰富的冷链产业要素以及完善的发展支持政策,“打造东北亚冷链物流中心”成为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定位。经过近年的建设与发展,大连港冷藏集装箱每年进出口量超过20万标箱,进口水果、冻肉等冷藏货物份额位居全国前列,冷藏水产等国际中转业务以每年60%的增速快步发展。进口冷链业务物覆盖了东北四省区及华北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的香蕉,智利的车厘子,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肉类、海鲜都成为民众餐桌常见的食品。
为满足内陆地区快速增长的冷藏业务需求,大连港正在快速推进沈阳、郑州、广州等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工作。沈阳东北冷鲜港的建设,能够将我港冷链网络体系向东北各主要城市辐射;华中冷鲜港项目将打造全国最大的空运进口生鲜货物集散地,进一步拓展大连港冷链高端生鲜产品市场;华南冷鲜港项目将建设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冷链物流基地,与大连、沈阳、郑州等枢纽节点相互配合,形成南北呼应、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通过实施“立足大连、辐射东北、覆盖全国”的布点战略,大连港将冷链服务网络从北自南延伸至东北、华中、华南等地区,初步形成了具有网络化、一体化、互动式发展格局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