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发布报告,称2017年生鲜同比销量增长330%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18-03-083月7日,京东数据研究院重磅发布《环球寻味进阶的中国年——2018生鲜年货消费报告》,基于京东大数据,从市场、用户和地域多个角度分析国人生鲜年货消费特征,通过数据描绘了京东生鲜用户“鲜、快、好、洋”的生活日常。京东大数据显示,与2016年相比,2017年京东销量同比增长330%。报告显示,京东生鲜2017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40%。2017年的京东生鲜用户数是2016年的2.6倍。
报告显示,网购生鲜成年货首选,是春节体面的礼品,油腻的囤积型过年模式变成健康、精致的过年模式;从“中国年”到“洋味儿年”,进口生鲜年夜饭唱主角;用户岁数越大对生鲜消费依赖越高,抓住60后的胃,就等于抓住全家人的生鲜消费。
京东用户“尝鲜”成“日常”
随着生鲜冷链物流逐渐完善,品类的日益丰富,生鲜电商市场经历一年井喷后仍然保持着高增长动能。京东生鲜作为综合生鲜平台的领头羊,其增长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京东大数据显示,与2016年相比,2017年京东生鲜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30%,销售额同比增长则超过240%。
随着京东生鲜品类的持续扩充,用户的选择范围的不断扩大,国民消费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对电商的依赖,通过京东平台购买生鲜已经从“尝鲜”变成“日常”,春节年货的选择上也因此产生了明显变化。
对比不同年龄段用户在京东平台的消费结构发现,50后、60后和70后用户的生鲜消费在其京东全站消费占比最高,可见“银发经济”效应在生鲜电商领域更为明显,网上买菜、买肉的习惯也在逐步取代菜市场在中老年人心里的地位。
京东大数据发现,80后、90后爱买水果,奇异果/猕猴桃、车厘子是他们的最爱;70后偏爱买猪牛羊鸡肉和蛋类;50后和60后爱买海鲜水产,其中以鱼类和虾类居多。
全球寻鲜春节也要“鲜、快、好、洋”
从品类来看,2018年春节,消费者尤其青睐生鲜产品做年货。受春节季影响,生鲜产品销售火爆。春节期间,生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98.8%。2018年春节期间,生鲜消费金额占比最高的品类为:海鲜水产、水果和猪牛羊肉。其中,海鲜礼盒和虾类的消费较高,生鲜成为礼尚往来的馈赠佳品,可见送新鲜、送健康正在成为送礼的关键词。
从地域来看,春节期间,各地生鲜消费整体水平保持同比增长快速,均超100%。不同地域和不同城市之间展现出不同的生鲜偏好。典型沿海城市生鲜消费各具特色,不同地区网购生鲜的偏好也大不相同,各地对生鲜选择上弥补了当地的饮食品类结构,可见电商平台正在成为消费者“个性食鲜”的优质选择。
从生鲜产地来看,“寻鲜”走向国际,生鲜消费更加具有国际范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于进口生鲜的消费表现得更加明显。生鲜电商让全国用户能足不出户享受到全球新鲜好味,也因此提升了国民对于“寻鲜”的标准,进口生鲜登上全国人民的年夜饭餐桌,大家都愿意在春节期间吃些“新鲜洋货”。
2018年春节期间,按照销售额排序,最受欢迎的进口生鲜商品为:智利进口车厘子、野生阿根廷红虾、厄瓜多尔白虾、越南进口红心火龙果和智利进口精选蓝莓。
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提前囤货”曾是一个常见现象,往年自然少不了鸡鸭鱼肉和坚果炒货。春节期间,不同性别的用户选择采购的品类也呈现明显差异,女性比较偏爱购买蔬菜、冷藏/冷冻食品和水果;男性喜爱海鲜水产、猪牛羊肉、禽肉蛋品。
老传统+洋年货年夜饭越来越国际化
透过京东平台,来自全球的进口海鲜和进口水果走上了国民的餐桌,弥补了地域的饮食不均衡,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也出现了新变化,继承老传统,添加“新年货”,春节越来越有新意思。这样的心态体现在饮食上,就是中国消费者具备了全球化、产地化视野,对进口生鲜愈加青睐。
与2017年春节期间相比,2018年春节生鲜消费同比增长最快的省份包括重庆、陕西、辽宁、福建、湖北,其销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300%。
不同地区在春节期间网购生鲜的偏好也大不相同。京津冀地区用户偏好购买虾类、鱼类、海参、牛肉、贝类;长三角地区用户喜欢购买车厘子、橙子、牛肉、奇异果、速冻半成品等;沿海地区的用户主要购买牛肉、虾类、蟹类、羊肉、鸡肉、奇异果、肉制品、速冻半成品;珠三角地区的用户喜爱购买车厘子、橙子、鸡肉、牛肉等。
海外布局和进口生鲜货源已成为生鲜电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丰富品类、加强原产地合作、强化供应链品质保证都至关重要。京东生鲜一直在强化海外产地直采能力,加码冷链物流投资,目前已经为京东消费者提供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原产地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