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chinalenglian

扫一扫

关注中冷联盟官方订阅号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我国航空冷链实践中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网络 2017-06-16

​​​航空冷链的运输,主要利用具有货舱的飞机或者全货机,装载与其相兼容的ULD(Unit Load Device)或保温集装箱,借助冷却媒介、控温运输工具、相关的辅助材料完成空中运输,以冷藏卡车等地面运输为延伸,扩大航空冷链的覆盖范围。

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受到包装要求、服务流程、操作规范、标准法规、安全检验检疫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制约,使得我国航空公司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航空公司,在航空冷链运输方面形成了很大差距,导致货物损毁、货源流失、收入下滑等现象。

在收入增长、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消费者对于安全、健康、高质量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对生鲜食品和医疗产品的需求显著增长,而生鲜电商、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词也频繁登上热点话题。新鲜蔬果、肉类、乳品、水产、鲜花等属于易腐产品,而药物、试剂、疫苗、生物制品等医疗产品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冷链运输是其发展基础。

虽然航空冷链在我国巨大的需求拉动下正在飞速发展,但在实践之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首先,航空冷链整个行业标准缺乏。

我国至今没有全国统一的冷链物流管理法规,只有一些地方性法规,其相关的法律较少,技术指标不够明确。

已有的法规:

2007年,上海市推出的《食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2009年,浙江省正式开始实施的《药品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规范》;

2010年5月10日,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药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

2011年8月1日,深圳市制定并实施《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等。

与航空冷链相关的行业法规及规范:《货物航空冷链运输规范》、《鲜活易腐物品信息跟踪》、《鲜活易腐物品名录与物品保鲜条件表》、《鲜活易腐物品乙烯行为与物品隔离表》、《时间温度敏感健康产品航空运输规范》、《鲜活易腐物品包装》等。

其次,航空冷链运营管理人才十分缺乏。由于各种原因,航空公司和机场在引进人才与培养机制上都是“重客轻货”,造成航空冷链环节出现无人可用的现象。尤其是现代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更为专业的细分市场与产品管理方面,更是缺乏专业人员。航空冷链物流的地面服务管理和作业人与那更是捉襟见肘,更加无法设计相应的服务产品。

第三,在流程上不能满足航空冷链的要求。在现有的航空货运流程中,只有通过操作流程标准化,才有可能满足航空冷链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安检入库时,设立快速通道,甚至可以将后续包装的环节前移(最好在入库前完成),或者安检环节流程再造,甚至围绕航空冷链进行安检环节的调整。在整个航空冷链运输过程中,还需要与海关、检验检疫等进行深入合作,促使温敏物资快速通关,快速检疫。相关运营平台的建设和信息的共享。我国实行的是机场与航空公司并行的两套服务管理体制,要保证航空冷链物流的无缝对接,显然困难的多。如果进一步考虑到温敏物资的进出境问题,那么现有的海关与检验检疫管理制度与服务要求,离航空冷链的要求相去甚远。通常来讲,各个互不隶属的航空公司、机场和代理人、货主会分别使用各自不同的信息系统。目前国内缺乏的不仅仅是一个航空冷链物流的信息技术平台,还有国内航空冷链运输各参与方普遍缺乏按照Cargo 2000标准录入货物状态数据的意愿和对温敏物资状态数据进行交换的意识。

第四,在航空冷链技术上还存在严重滞后。国外航空冷链运输普遍采用主动制冷ULD和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汉莎航空和德国Dokasch合作,研发出Unicooler、Icecooler和Opticooler,充分发挥主动温控ULD在运输温敏物资的优势;采用RFID技术,能够大幅度提高温敏物资状态的录入效率,并避免条码技术的“ULD内已预先组装好的温敏物资无法扫描”的问题。从我国货航和航空物流企业来看,采集温敏物资状态的信息,普遍采用人工录入的方式;运输温敏物资的ULD都是被动制冷ULD,具有良好温控效果的主动制冷ULD还未被批准使用。民航局、地区管理局到货运企业的申报ULD适航的流程还不清晰,是否需要适航批准后再使用在国内还较模糊。


发展对策 

航空冷链的发展需要加大法规、标准和管理体制的建设。规范航空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政府要加大政策规范,并健全各主体责任的法制建设,同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航空冷链物流的相关法规,推动本行业法制化进程;加大对航空冷链物流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扶持;完善航空冷链行业标准和相关联的航空冷链质量标准,保障温敏物资航空运输安全的有力支撑,为多式联运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加强行业监管,并且引导社会监督;改革条块分割的航空冷链物流管理体制,促进公平竞争;加快标准建设;加大航空冷链物流规范宣传力度,并且确保执行力度。

航空冷链的发展需要培养适合航空冷链物流发展趋势的复合型人才。要提高航空冷链物流人才的整体学历水平,让前沿的物流理论指导我国的航空冷链物流实践,加大对已从业航空冷链物流人员进行在职培养力度。加大对各大高校专门的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建议高校在物流专业下可以设置冷链物流的小专业,专门培养冷链物流方向的人才,将产学研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促进专业航空冷链人才的实践能力。提高航空冷链物流人才对安全问题的认识,高校同航空冷链物流公司合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充分认识冷链“断链”产生的严重后果。

航空冷链的发展需要加强航空冷链物流软硬件建设并促使其实现信息一体化。科学推进硬件建设,有效促进其信息化,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提出航空冷链硬件发展规划,推进设备的完善和提高,尽快普及各种冷藏保鲜新技术。加快升级软件系统,保证硬件与其对接,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如POS技术、EDI技术和GPS技术等,实现航空冷链物流信息一体化,对航空冷链运输实施全过程控制。建立开放式的航空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取代传统物流节点的模式,未来的航空冷链物流平台不再只是内部一体化,而是一个开放式物流信息中心,能够处理航空冷链物流中产生的各种信息,使信息通过平台快速、准确地传递给其它相关的部门、机构。

综上,我国航空冷链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政府、航空公司、机场、货运代理等应抢抓机遇,加快航空冷链物流体系的发展,突破性的打造“智慧、绿色”的航空冷链物流链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